2006年注稅稅法2考前衝刺模擬試卷2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項目中,符合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項目規定的是( )。 
a、存貨跌價準備金 b、殘疾人就業保障基金 
c、短期投資跌價準備金 d、長期投資減值準備金 
正確答案:b 
解析:教材37頁,納稅人的存貨跌價準備金、短期投資跌價準備金、長期投資減值準備金、風險準備基金(包括投資準備準備基金),不得扣除。 

2、2003年1月甲公司從聯營企業分回2001年的稅後利潤37萬元,聯營企業適用企業所得稅稅率15%,當年享受了定期減半徵收的優惠政策;甲公司適用企業所得稅稅率33%。甲公司分回的稅後利潤應補繳企業所得稅( )。 
a、6.66萬元 b、7.20萬元 c、7.84萬元 d、10.20萬元 
正確答案:b 
解析:應補繳企業所得稅=37÷(1-7.5%)×(33%-15%)=7.2(萬元)。 

3、企業從被投資企業分配取得的股票,應按照( )確定投資所得。 
a、股票票面價值 b、股票評估價值 c、股票市值 d、雙方協定價值 
正確答案:a 
解析:企業從被投資企業分配取得的非貨幣性資產,除股票外,均應該按照有關資產的公允價值確定投資所得,企業取得的股票,按照股票票面價值確定投資所得。 

4、下列關於企業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所發生的各項費用(簡稱“三新”技術開發費)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企業實際發生的技術開發費,不受比例限制,計入管理費用中扣除 
b、盈利企業的技術開發費,比上年實際發生額增長達10%(含)以上的,經稅務機關審核批准,允許再按其實際發生額的50%抵扣當年應納稅所得額 
c、其實際發生額的50%大於企業當年應納稅所得額的,可就其不超過部分予以抵扣,超過部分,無限期結轉以後年度抵扣 
d、企業實際發生的技術開發費,凡由國家財政和上級部門撥付的部分,不得稅前扣除,也不得計入開發費實際增長幅度的基數和計算抵扣應納稅所得額 
正確答案:c 
解析:超過的部分,當年和以後年度均不再抵扣。 

5、某服裝企業2002年營業收入3000萬元,廣告費支出80萬元,業務宣傳費支出20萬元。2003年營業收入3600萬元,廣告費支出60萬元,業務宣傳費支出15萬元。則2003年準予稅前扣除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合計為( )。 
a、75萬元 b、78萬元 c、87萬元 d、90萬元 
正確答案:c 
解析:2002年廣告費允許扣除3000×2%=60萬元,超過的部分20萬元可以向後結轉,而業務宣傳費的扣除限額為3000×0.5%=15萬元,超過的部分15萬元不得再進行抵扣,2003年廣告費的扣除限額為3600×2%=72萬元,而當年廣告費為60萬元,所以上年結轉下來的12萬元可以在本年進行扣除,而業務宣傳費2003年的限額為3600×0.5%=18萬元,但是因為業務宣傳費不得向下年結轉,所以本年的業務宣傳費也只能扣除15萬元,合計15+75=87萬元。 

6、按照稅法規定,企業接受捐贈的資產,應該按照稅法規定( )確認為捐贈收入,併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a、確定的入賬價值 b、原值減去折舊的金額 
c、入賬價值減去資本公積 d、原值減去資本公積 
正確答案:a 
解析:教材63頁,按照稅法規定,企業接受捐贈的資產,應該按照稅法規定確定的入賬價值確認為捐贈收入,併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7、下列( )債權在由於債務人破產、關閉、死亡而無法收回借出款項的不得作為財產損失在所得稅前扣除。 
a、金融企業 b、保險企業 c、委託金融企業貸款的企業 d、諮詢公司 
正確答案:d 
解析:除金融保險企業等國家規定允許從事信貸業務的企業,以及其他企業委託金融保險企業等國家批准從事信貸的企業外,其他企業直接借出的款項在債務人破產、關閉、死亡而無法收回借出款項時,一律不得作為財產損失在所得稅前扣除。 

8、某股份公司2003年生產經營所得300萬元,轉讓a 企業股權收益35萬元,轉讓b企業股權損失45萬元,則股份公司2003年應納稅所得額為( )。 
a、295萬元 b、300萬元 c、335萬元 d、255萬元 
正確答案:b 
解析:企業股權轉讓所得應併入所得額納稅,股權轉讓損失可以在稅前扣除,但是不得超過當年股權投資收益和投資轉讓所得。當年損失大於收益,所以只允許以收益為限額扣除轉讓損失,則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仍舊為300萬元。 

9、某公司按照季度預繳所得稅,其第一季度應稅所得額為5萬元,預繳的所得稅稅額為()萬元。 
a、0.9 b、1.35 c、1.32 d、1.65 
正確答案:d 
解析:分季度預繳所得稅時,要折算成全年的應納稅額並確定稅率,則該企業第一季度應預繳所得稅為:5*4*33%/4=1.65萬元。 

10、2003年10月,某內資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其設備評估增值20萬元,報稅務機關批准,評估增值部分按照綜合調整法最長期限進行調整,2004年度該企業實現會計利潤為15萬元,假定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2004年應繳納企業所得稅額為()萬元。 
a、11.55 b、5.61 c、4.95 d、4.29 
正確答案:b 
解析:按照綜合調整法進行據年調整,每年調增的金額為20/10=2萬元,所以該企業2004年度應納企業所得稅額為(15+2)*33%=5.6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