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收入分配製度與收入分配政模擬試題

模擬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共20題,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

1.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國家或政府對個人收入的調節,應集中在( )。

a.微觀領域 b.巨觀領域

c.物質生產領域 d.非物質生產領域

2.個人收入經過初次分配以後還要進行再分配,其必要性在於( )。

a.初次分配不公,導致貧富差距懸殊

‘b.國家要從中分配一部分作為公共國有資產

c.在微觀分配領域,主要建立在市場機制自發作用基礎上的分配方式,很難實現社會所

追求的公平目標,甚至可能引起兩極分化,從而影響社會穩定

d.政府管理國家財政的必要手段之一 

3.在經濟學中,洛倫茨曲線所表明的是( )。

a.經濟成長、充分就業與穩定物價之間的矛盾關係

b.收入分配相對不平等的程度

c.公平與效率的替換關係 .

d.經濟成長與充分就業之間的互補性

4.1988年,中國、印度、泰國和韓國的基尼係數分別為0.38、0.42、0.47和0.36,在上述

四個國家中,收入分配最平等的國家是( )。

a.中國 , b.印度

c.泰國 d.韓國

5.按生產要素分配是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可以使生產要素資源得到有效的利用,但實行

按生產要素分配,必須以( )為前提。

a.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 b.承認生產要素的所有權和產權清晰

c.機會平等 d.勞動具有謀生性質

6.對個人收入進行調節或再分配的最重要的主體是( )。

a.國家 b.社會團體

c.集體組織 d.企業

7.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個人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 )中進行的。

a.微觀領域 b.巨觀領域

c.物質生產領域 d.非物質生產領域

8.( )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條件。

a.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對低下 b.舊的社會分工的存在

c.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 d.勞動的謀生性質

9.實行按勞分配的物質條件是( )。

a.社會生產力發展水l平相對低下 b.舊的社會分工的存在

c.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 d.勞動的謀生性質

10.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實行按勞分配的主體( )。 、

a.是個人而不是企業 b.是個人而不是國家

c.是國家而不是企業 d.是企業而不是國家

11.產權所有者憑藉其資本分配的收入通常表現為( )。

a.工資 b.利息

c.租金 d.特種津貼

12.土地所有者憑藉其產權獲得的收入通常表現為( )。

a.工資 b.利息

c.租金 d.特種津貼

13.一般認為,經濟效率與社會公平之間存在著( )性。

a.替代 b.互補

c.相互排斥 d.同一

14.在現實生活中,一般認為基尼係數在( )以下,屬於分配過於平等。

a.0.1 b.0.2

’ c.0.3d.0.4

15.1995年,我國的基尼係數為0.452,這說明當年收入分配狀況( )。

a.過於平等 b.低度不平等

c.中度不平等 d.高度不平等

16.貫徹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在不同的領域、不同的分配環節和不同的分配機制下

可以有不同的側重點。一般來說,在( )應更強調效率。

a.巨觀領域 b.微觀領域

c.再分配過程 d.政府分配機制

17.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則,是從我國國情出發所作出的正確選擇,也是

由( )所決定的。

a.我國人口狀況 b.生產力發展水平 、

c.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 d.共產主義的要求 

18.( )的分配方式是有效利用資源和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前提和有效途徑。

a.按勞分配 b.按生產要素分配

c.按需分配 d.按個人資產分配

19.經過再分配或調節以後的個人收入是居民的( )。

a.總收jk b.純收入 ’

c.勞動收入 d.可支配收入

20.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按勞分配( )。 

a.不是每個公有制企業內部惟一的個人收入分配方式 

b.是每個公有制企業內部惟一的個人收入分配方式

c.是整個社會惟一的個人收人分配方式 

d.是整個生產單位惟一的個人收入分配方式

二、多項選擇題(共11題,每題的備選項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符合題意。)

1.在微觀分配領域,個人收入的分配方式主要是( )。

a.按勞分配 b.按需分配

c.按生產要素分配 d.按個人資產分配

e.按福利分配

2.公有制經濟中實行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

a.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 b.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對低下

c.舊的社會分工的存在 d.勞動差別的存在

e.勞動的謀生性質

3.對個人收入進行調節或再分配的主體是( )。

a.國家或政府 b.個人 

c.社會團體 d.集體組織 

e.國有企業 

4.公平包括的內容有( )。 

a.機會公平 b.收入分配的規則公平

c.收入分配的結果公平 d.絕對的收入平等

e.人身與人格尊嚴平等

5.在市場經濟中,機會平等是指( )。

a.勞動者受教育或人力資本形成上的平等

b.勞動者在收入分配上不存在差距或過大差距

c.社會成員對生產要素及其他自然資源占有和利用上的平等

d.公平競爭

e.基尼係數接近於零

6.導致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分配不平等的主要原因是( )。

a.二元經濟結構的存在和地區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

b.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製度 

c.經濟政策的傾斜和經濟體制的不完善

d.居民消費水平存在較大差異

e.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經營風險的存在 

7.要使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在我國得以貫徹執行,必須提供相應的機制和制度保證,

a.培育和完善市場體系,以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

b.轉變政府職能,構建科學的權力均衡機制

c.建立清晰、有效的公共產權制度

d.建立科學的企業法人財產制度 .

e.建立和健全社會保障制度

8.關於效率和公平,說法正確的有( )。

a.效率和公平不是截然對立的

b.我國現階段收入分配總原則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c.在微觀領域更應強調效率

d.犧牲效率而追求社會公平易造成社會貧困

e.只有收入分配的適當公平,才能不斷地提高效率

9.我國進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則是(. )。

a.社會保障水平要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

b.公平原則和效率原則相結合

c.政府的行政管理職能與基金的收繳運營相結合

d.城鎮保障制度與農村保障制度相一致 

e.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合理分擔風險

10.關於基尼係數(g),描述正確的是( )。 

a.若m=o,則g=o,表示收入絕對平等

b.若g=o,表示收入絕對不平等

c.在一般情況下,g>i

d.在一般情況下,0《g<1

e.在任何社會中,g不可能等於0 .

11.按生產要素分配是指按照資本、土地、勞動力等要素在生產過程中的貢獻進行分配的一種分配方式,這種分配方式( )。 

a.是與市場經濟相聯繫的一種分配製度

b.是與生產資料公有制相聯繫的一種分配製度

c.是以承認生產要素的所有權和產權界定清晰為前提的

d.有利於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經濟效率 

e.是實現社會公平、避免兩極分化的重要機制和制度保證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20題)

1.b 2.c 3.b 4.d 5.b 6.a 7.a 8.c

9.a 10.d 11.b 12.c 13.a 14.b 15.d 16.b

17.c 18.b. 19.d 20.a

二、多項選擇題(1l題) 

1.ac 2.cde 3.acd 4.abc 5.acd 6.abce 

7.ae 8.abcd 9.abe 10.ade 11.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