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培訓“培訓師”?

  天氣漸冷,但上海培訓市場行情絲毫沒有降溫的跡象,媒體上各種培訓尤其是職業類培訓的招生廣告仍然隨處可見。“目前,中國電視機業的年產值是人民幣480億元左右,我估計到2006年,全國培訓業的年產值將是其5至10倍,也就是說,至少有2000億人民幣。”展望新的一年,培訓專家易發久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

“泡沫”正在形成

時下,培訓業的“蛋糕”正在急劇膨脹。打著為企業提供管理諮詢、培訓旗號的公司大量湧現,各種名目的培訓、論壇也層出不窮。這樣一派“熱鬧”景象,與幾年前鮮有企業需要諮詢、培訓服務的冷清形成了鮮明對比。一方面,這無疑是我國企業管理界的一種進步;但另一方面也暗含著大量的“泡沫”。

有句話經常被用來形容當前的培訓市場,那就是“風生水起,好不熱鬧,幾家歡樂幾家愁”。有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培訓市場的規模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但僅有兩成左右的公司是贏利,許多公司看似紅紅火火,但經營業績並不佳,市場上優秀的培訓師也永遠是那么幾個。究竟是什麼造成了培訓業的這種“怪現象”?

易發久認為,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局面,原因也主要有兩點:一是入世後本土企業急需藉助“外腦”或社會資源,來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培訓需求的急速上升,迅速擴大了市場空間;二是培訓業在中國剛剛起步,市場進入門檻不高,在“暴利”驅動下,許多企業一擁而上,難免就會造成良莠不齊甚至存在大量“泡沫”的狀況。

國內著名培訓專家彭清一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目前的培訓師沒有任何的培訓認證機構和機制,魚龍混雜。他認為,對提供培訓服務的人,本身也需要一個培訓的過程。

“自由簽約制”之過?

易發久在培訓領域從業多年,在他看來,如果進一步探究培訓業“泡沫”形成的微觀機制,培訓師的“自由簽約制”可謂是“禍首”之一:由於業內普遍採用自由簽約制,高薪聘請來的講師只負責授課、不負責銷售,與公司不存在“共生”關係;由於是稀缺資源,他們在收入分成時又要分得大頭,培訓公司的利潤自然就少了許多。對培訓公司而言,在錄用講師時也會有許多顧慮,擔心“為他人做嫁衣”,因此就不願意在講師身上有較高“投資”,敦促其自身培訓。

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市場上優秀的師資非常有限,培訓公司不敢在現有講師身上投資,講師的質量和數量都難以保證,培訓公司無法獲得新鮮血液,也就難以提供優質的培訓內容,最終導致整個行業面臨裹足不前的困境。這是一個培訓公司、講師“雙輸”的局面。

解鈴還須系鈴人

“解鈴還須系鈴人。”易發久建議說,既然簽約制度存在問題,那可以由此入手加以解決。

“固定簽約制或許是個更好的方法。有了固定的合作契約,培訓公司就能採用必要的手段來對講師加以管理;另一方面,講師有了培訓公司的包裝與投入,自身的品牌價值也會得以不斷提升,而且少了後顧之憂,可以更專注於課程研發和自身能力升級,從而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接著他提出了4條具體的建議:首先,建立健全相應的認證機制,對市場準入加以規範,提高進入門檻;其次,在師資來源上要不斷拓寬渠道,適當邀請一些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資深人士來“傳經布道”,走多元化路線;第三,要有“星探”那樣靈敏的嗅覺,及時發現培訓業的培訓人才;最後,要花大力氣對培訓內容進行宣傳推廣,努力改變企業包括培訓企業薄弱的培訓意識,從而避免目前市場上這種“雙輸”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