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應該是大眾的娛樂

(新聞周報2006年3月7日報導)文化大省獨缺舞蹈代表作?在2月28日的《金陵晚報》上,身為江蘇舞蹈家協會主席的黃素嘉透露出了這個不爭的事實。

雖言“不爭的事實”,卻也有可爭之處。關於為什麼出現這一“不爭的事實”,我以為,舞蹈,確切地說是“官樣舞蹈”及其表演漸漸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一個舞蹈和一個舞蹈家的成名賴以官方的認可或重視;舞蹈的推廣要在官方認可或組織的模式下進行,一個模子套出來的教學、考試、表演是必不可少的,一個人發乎情的性情之舞只會被看做上不了台面的亂舞,頂多被看做是類似崔健“快讓我在雪地上撒把野”的情緒化的東西。

我的看法是,作為一個老百姓,他解決自己需要舞蹈和需要觀賞舞蹈的衝動的方式越來越狹窄,要么你去接受那有著高昂票價的現場舞蹈表演,要么你就老老實實對著電視螢幕進行數位化遠程審美,至於從紙面媒體“看”舞蹈,不客氣地說,除了美人頭,什麼都看不到……就是這樣,我們處在了一個舞蹈氛圍嚴重荒涼、有關的信息嚴重不對稱的時代,除了同意老百姓在高興的時候扭扭外,又有什麼理由要求老百姓和舞蹈藝術產生共鳴呢?而老百姓和舞蹈藝術產生共鳴原本是舞蹈存在的惟一理由和動力啊。古人說過,舞蹈是“樂”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樂”則是一種綜合藝術形態:詩表述思想感情,歌唱出聲音,舞蹈表現它的外在形象。三者都根源於人的內心,然後樂器隨之演奏。現在不是這樣了,我們布置舞台的技術越來越完美,但是,每次央視春晚,其舞蹈類節目總是被人匆匆遺忘,這么多年,我們能夠記住的舞蹈,就只有楊麗萍和“千手觀音”了。而隨著模式的被強調,和舞蹈脫離民間後造成的創造力減弱,當楊麗萍和“千手觀音”被無數次地複製,很多東西到最後就是差強人意了。

舞蹈藝術家戴愛蓮說,她要“用腳尖引領現代中國舞蹈”。我覺得這句話同樣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用草根的感覺引領腳尖。某種意義上,我們最憂慮的不是一個“省代表作”的缺乏,而是民間舞蹈氛圍的狂歡式爆發的缺乏:人人願意用舞蹈表達生存的愉悅、人人有平台表達或有平台看別人表達。在世俗社會裡,官樣舞蹈的機制性約束難以迴避,而像幾千年前我們的“官方”以組織《詩經》的方式表達對民間舞蹈的支持,也是民間舞蹈發揚光大的重要因素,但是一味地沿著被設計好的功利化路徑前行,我們只能得到兩個結果,一個是我們越來越依賴和渴望官方的重視,在舞蹈失去足夠的民間支持的條件下,這種對“重視”的要求尤顯突兀和柔弱,讓人為難;一個是舞蹈精英化,舞蹈不再是大眾的娛樂或表現,而進一步成為小眾化的孤芳自賞。缺乏大眾化的舞蹈,老百姓當然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