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日本留學“低迷”簽證帶來的後果

  2007年4月生的簽證呈現出異常的“低迷”,如此簽證率所帶來的後果是多方面的。
三校生曾經的“痛”

此次簽證率猛跌的一個原因,是受申請者最終學歷為三校生(中專、職校、技校)拒簽人數增多的下拉,從而使整體簽證率出現嚴重下滑。三校生曾經在本世紀初的頭幾年,日本留學高潮期時曾一度遭受過公開“排斥”,但那次排斥的主體是日本各招生院校。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國正處在赴日留學的狂潮之中。另一方面,日本為了實現1983年前首相中曾根提出的“接收十萬留學生計畫”的目標,對留學生簽證審核極度寬鬆。致使包括各語言學校在內的日本學校普遍生源充足,完全有理由進行挑挑揀揀。於是乎,一些自我感覺良好的語言學校和大學別科提出了不接收三校生留學的規定。但那一次對三校生影響並不大,畢竟你這裡不接收我可以改投門庭,“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反正作為語言學習或語言過渡,換一個學校就讀,同樣也能學習日語。

三校生再度遭遇留學“瓶頸”

今年4月申請者的簽證審批對三校生出現了明顯的“排斥”,但這次的排斥主體則非日本招生學校,而換成了掌握簽證生殺大權的“入管“。三校生,由於對大學升學科目學習的欠缺,歷來其赴日留學的動機都成為審核的重點。今後三校生提高自身知識水平顯得尤為重要。

“語言生”的低簽證率將對日本大學生源造成影響

近年來,隨著日本本國出生率的急劇下降,使每年適齡進入大學者的人數開始急劇下降。而我們知道,擁有390餘所(截至2006年)語言學校歷來是作為向日本各大學輸送生源的後備大軍。除了個別一些私立院校直接進入中國市場招生外,日本各大學一般均採取較為保守的方式。這種不暢通的招生方式,往往易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使日本留學目前仍只停留在大量招收語言生的階段。而語言生的主要接收主題便是日語培訓機構。由於日語培訓機構為非學歷教育,所以,相對入門門檻較低,魚龍混雜,不可避免地成為滋生各類惡性事件的“溫床”。今後,日本留學如仍以招收語言生為主,那么赴日留學生的整體水平將極難以提高。

此次“低迷”簽證率對赴日留學申請者的信心、日本各招生語言機構的經營均造成了不小的衝擊。但另一個後果不容忽視,短則一年,長則兩年,我們必然會看到一種無法避免的局面:那便是日本各大學將不得不面臨更為嚴重的生源短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