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從“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

  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昨日閉幕。這次會議再次強調了國民經濟要“又好又快”地發展。與過去“又快又好發展”的提法不同,這次,“好”字排在了“快”字之前。看似僅僅兩個辭彙次序的變化,其實有著相當的深意。

自上世紀90年代初確立發展市場經濟以來,便有了促進經濟“又快又好”的說法,10多年來幾乎約定俗成,“快”總在“好”之前。在“又快又好發展”的過程中,中國經濟從1990年至2005年平均增速9.7%,經濟總量從1990年的全球第11位上升到2005年的第4位;老百姓也從“又快又好發展”的經濟中得到了實惠,2005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049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00元。

雖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成長迅猛,但我們走的基本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傳統工業化模式,單位gdp能耗比已開發國家平均高40%,產生的污染是他們的幾十倍。中國經濟發展在“快”的同時,也為多年來的“粗放型”快速增長方式付出了代價,“有水皆污”、“逢雨必酸”、“企業偷排廢水”等已開發國家上百年工業化過程中分階段出現的環境問題,在我國不少地區已集中出現。能源和資源的高消耗以及由此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已成為制約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突出問題。

為此,“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要求,到2010年,在gdp年均增長7.5%的同時,單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快速增長已不是難點,如何讓中國經濟發展得更“好”才是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而要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在中央的各項政策和要求出台之後,落實的關鍵就在於各級地方政府。而各級地方政府落實的關鍵則在於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要加快觀念轉變。一種亟待改變的觀念是:“快速發展”是衡量一切的標準,發展速度慢就意味著能力差、政績差。

在科學發展觀提出之後,仍然有一些地方官員把gdp增長放在第一位,而不顧發展代價和效率,高能耗、高污染的增長模式並沒有得到有效遏制,甚至個別地方政府置中央巨觀調控政策不顧,對於不符合產業發展政策的企業大力進行地方保護。因此,要加強教育和輿論引導,讓各級官員真正理解“又好又快發展”的意義。

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又好又快發展”的考核指標。如今,發展“快”與“慢”如何區分已經不成問題,在相關指標比較之下可以一目了然。然而“好”的發展標準卻並不夠完善,目前僅僅有能耗等個別指標,不能全面、合理反映“好”的程度,在實踐中也就難以考核。因此,建立一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又好又快發展”追求的各級領導幹部考核指標體系,是促使中國發展更“好”的重要環節。

第三,要建立和完善相關監督機制。能否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在有了考核指標之後,最重要的就是相應的監督機制,特別是在各級政府官員的提拔任用過程中,必須建立與考核指標和考核結果相結合的機制。只有這樣,才能使得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由“軟約束”變成“硬約束”,從而保障“又好又快發展”。

“又好又快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化,也是反思中國多年發展歷程的經驗總結。

“又好又快發展”不僅是中國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之後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們這一代建設者的歷史責任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