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祖華談北京公考申論熱點--我國面臨能源問題的探討

  我國能源業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人均資源相對不足,已探明的我國現有能源儲量除以我國人口數量僅為世界人均值的一半,且分布極不均衡,在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只擁有能源儲量的1/3左右,而對西部能源的開發又受到經濟、技術、社會、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制約,難度較大。ツ殼拔夜一方面是人均能耗很低(不及世界平均值的1/3),而另一方面又是世界上單位產值耗能最高的國家的國家之一。這是一個很大的矛盾,而解決這個矛盾的惟一出路是依靠科技進步。

二是煤炭在商品能源中所占比例過大。以1998年為例,在我國商品能源消費中,煤炭占76.1%,石油占17.1%,天然氣占2.1%,水能占4.7%,這種以煤炭為主體的能源結構,不僅導致運輸緊張,能源利用效率低,而且對環境的污染也比較嚴重。

三是一次能源轉換成電力的比例很低。目前我國一次能源轉換成電力的比例還不到25%,而工業化國家平均已達40%以上。

目前我國大陸家庭的平均用電量還不及美國的1%,也不及我國台灣地區的4%。電氣化程度太低,已成為影響我國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制約因素。

四是農業耗能過高所帶來的能源危機。我國單位面積糧食作物的能源投入量,已經超過以"石油農業"而著稱的美國。對於這種高能耗、低效益的農業生產,如果不進行科學的改造,是難以不斷提高12億人口的食物供應水平的。

我國農村人口近10億,其中3/4以上農村人口的生活用能仍然是依靠柴草。目前全國每年砍伐的薪柴接近3000萬噸。我國森林的年生長率為3億立方米,而年消耗量卻達到4億立方米。森林逐年減少所帶來的後果是令人擔憂的,它導致水土流失、草原沙化、土壤肥力減退,使生態環境日趨惡化。

當前,我國的經濟持續發展,能源消耗直線上升,環境問題日趨嚴重,亟須制定中長期能源發戰略,要在厲行節能的同時,採取多能互補政策,特別要注意開發利用新能源,其中尤其是要大力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

大力開發利用核能,是解決我國能源問題的當務之急。目前,核電還只占中國總電力的1%,而世界電力結構中核電已占17%。我國政府已經開始著手大力發展核電工業。預計到2005年,中國在建的4個核電站中的8台機組將全部建成。屆時,中國將有11台核電機組投入運行,其總裝機容量可達870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