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醫師資格實踐技能考試病案:淋證(二)

第一站:病案書寫(60分鐘)
孫××,女,60歲,退休,2003年2月20日初診。5年前曾發尿頻尿急,排尿疼痛,尿道灼熱感,腰痛,小腹墜脹,並伴發熱惡寒,經某醫院用青黴素、慶大黴素治療數月不愈。後又經多方治療,時好時犯,勞累加重。近1周因勞累後症狀又明顯,小便淋瀝不已,腰酸膝軟,神疲乏力,五心煩熱,口乾口苦,遂來診。查見:t:37.6℃,r:18次/分,p:86次/分,bp:140/85 mmhg。神志清,面色少華,舌質偏紅,苔薄黃膩,脈細數。左腎區有輕度叩痛,未見其他陽性體徵。實驗室檢查:尿常規示蛋白+,白細胞++/hp,紅細胞+/hp。清潔中斷尿細菌培養示大腸桿菌,菌落>105/ml。b超示:左腎偏小,腎盂擴張積水,右腎大小形態正常。
 
參考答案:
主述:反覆尿頻尿急尿痛5年,加重1周。來源:考試大
辨病辨證依據:濕熱之邪下注膀胱,膀胱氣化失司,故發而為淋,久淋不愈,濕熱耗傷正氣,兼之年事漸高,而致脾腎虧虛,脾虛中氣下陷,腎虛下元不固,因而小便淋瀝不已,遇勞即發,則成勞淋。濕熱留戀不去,故小便淋瀝,口苦。濕熱耗傷氣陰,腎陰虧虛,故見五心煩熱,口乾,腰酸膝軟;脾之氣血不足,故見神疲乏力,面色少華。舌偏紅,苔薄黃膩,脈細數,為氣陰虧虛兼有濕熱之象。來源:考試大
西醫診斷依據:1.女性,60歲。五年前有尿頻尿急、腰痛、發熱惡寒等“急性腎盂腎炎”的表現,並反覆發作5年,發作表現有小便淋瀝等尿路刺激症狀,並有低熱等全身症狀。
體徵:體溫為37.6℃。左腎區有叩痛。
實驗室檢查:尿常規示蛋白+,白細胞++/hp,紅細胞+/hp。清潔中斷尿細菌培養示大腸桿菌,菌落>105/ml。b超示左腎偏小,腎盂擴張積水,右腎大小形態正常。來源:考試大
入院診斷:
中醫診斷:淋證—勞淋
西醫診斷:慢性腎盂腎炎來源:考試大
治則:健脾益腎,佐以清熱利濕
方藥:無比山藥丸(或知柏地黃丸)合八正散加減來源:考試大
山藥15g 山萸肉15g 熟地15g 茯苓10g 澤瀉10g 杜仲15g 牛膝15g 菟絲子15g 知母10g 黃柏15g 白茅根30g 萹蓄10g 瞿麥10g 車前子包15g 生草5g
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