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務答題中應注意的事項(五)

建設用地性質變更 
要點:(1)用地性質;(2)用地位置;(3)能否變更; 
(4)批准單位; (5)程式; 
具體: 用地性質與規劃用地性質不一致時,為了合理使用城市土地,才能變更。 
調整、變更是否經過規划行政主管部門核定,並報市政府批准,位於國家重點文保單位,經省政府和國家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同意。 
1、不得新征土地或利用不符合規劃用地性質的用地進行安置。 
2、以租賃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 
3、城市市政基礎設施。 
4、公開拍賣取得土地使用權的。 
5、綠地(規劃、小區、公園、現狀、道路綠地)。 
6、特殊用地不應改為居住、經營性項目用地。 
7、小於4h㎡的倉儲,不應改為居住用地。 
8、工業區不宜插建居住,化工用地不宜改為居住用地。 
程式:1、城市規划行政主管根據已批准的控制性詳規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審核,並報請市政府批准(成其是重要地段)。 
2、向××發出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 
3、提出規劃設計條件。 
4、××申請立項。 
5、辦理土地出讓手續。 
6、申請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的申請。 
7、申請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8、審核建設方案、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審核建築工程設計方案 
要點:(1)工程名稱;(2)審核一致性; 
具體審核: 
l工程名稱應與項目建議書或可行性報告中的名稱一致。 
l審核方案的指標與項目以前有關審批檔案一致。 
主要是:建築性質、建築面積、建築高度、容積率、綠化率、配套指標(千人指標)、戶數、停車位數量、市政配套設施 
l審核是否符合:建築間距、退界、退線、交通組織、防火、綠化、景觀(建築風格)、文物保護、日照 
l審核圖紙內容與文字表述的指標是否相符 
l審核圖紙標示的布局、層數是否與平、立、剖相符 
l不同使用性質或使用單位的建築時,應在總平面圖上明確各自的用地範圍 
l層高應滿足使用功能的要求 
l鄰近保密單位應徵求安全保密部門的意見
違法建設的檢查 
要點:(1)確定違法性質;(2)按程式執行 
具體:違法建設1、未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2、違反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的。 
3、城市規划行政主管部門超越或者變相超越職責許可權核發規劃許可證件。 
4、有關部門非法批准進行建設的。 
l 違法占地1、集體土地改變為建設用地,須由建設 
單位根據計畫部門批准的立項進行征地,將土地所有權性質改變為國有土地後,才能申請規劃用地許可證。 
2、占用耕地按照土地管理法的有關規定由市政府審批,超過35ha由國務院審批。其它>70ha 
l檢查的依據:<<規劃法>>第39、40、41條。 
l檢查的程式1、立案階段; 
2、處罰審批階段; 
3、製作行政處罰書和送達階段; 
4、結案階段。其中聽證標準:對公民處1000以上,法人超30000元以上罰款,當事人有要求聽證的權利。 
l建設工程的規劃監督:辦理<<建設工程規劃驗收合格 
通知書>>驗灰線、驗正負零、完工審核、竣工規劃驗收。 
l行政機關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建設項目的選址
要點:(1)性質;(2)規模;(3)布局;(4)經濟;(5)實施;
(6)安全;(7)文保;
一、用地性質 1、避開與項目性質不符或不相容的城市公益設施現有或規劃用地。
2、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布局中相容的用地性質,與周邊性質相符。
3、未經法定程式調整規劃,不得改變用途。
4、注意選址的重複性。
二、用地規模 1、建設規模符合擬選地址的容量。 
2、建設規模不超出市政、公建配套設施及生活設施的配套要求。
3、建設規模周邊交通、道路、通信、能源、防災規劃的銜接、協調。
4、使用農村土地或宅基地的建設項目還要注意安排被動遷的農民、居民的安置問題。
5、用地規模與建設規模相匹配。
三、布局:1、符合場地坡度要求鐵路0-0.25%機場0.5-1%
居住0.3-10%工業0.5-2%
2、選址不能造成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3、生產或存儲易燃、易爆、劇毒物的工廠、倉庫等項目,以及嚴重影響環境衛生的項目,應該避開居民密集的市區。
4、有毒有害物質的建設項目,應該避開水源保護地和城市主導風向的上風向,避開文物古蹟和風景名勝保護區。
5、產生放射性危害的設施,要避開市區和居民密集區,並設定防護工程,妥善考慮事故處理措施和廢棄物處理設施。
6、節約土地,儘量不占,少占近郊的良田和菜地,儘可能挖掘現有城市用地的潛力,合理調整使用土地。
7、港口設施綜合考慮城市岸線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保證留有足夠的城市生活岸線。
8、鐵路貨運幹線,編組站,過境公路,機場,供電高壓走廊及重要的軍事設施應當避開居民密集的城市市區,以免割裂城市,妨礙城市的發展,造成城市有關功能的相互干擾。
四、經濟性:符合市場經濟規劃和建設成本最小化。
五、安全:環保、防疫、消防、交通、綠化、河港、鐵路、防汛、農田水利、軍事、國家安全的要求。
六、文保:文物古蹟和風景名勝保護區的要求和避讓。
七、實施:1、拆遷安置方式;2、分期建設方案;3、市政設施建設;4、留有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