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參加過培訓班:大四男生通曉5外語

  英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義大利語,這些一般人可能一輩子就只能掌握其一的語言,卻被一個大學生輕鬆玩轉,大四男生王天柏(化名)因此成了松江大學城的“外語牛人”。讓人驚訝的是,王天柏從未讀過任何外語培訓班。外語教學專家則表示,通曉5門外語的人才,上海估計5年才能出一個。

成為同學眼中的“外語牛人”

最近,在松江大學城雲間城bbs上,一篇關於“上外法語系男生玩轉七國語言”的帖子引來了上千個點擊量,學生們紛紛發帖表示驚訝和羨慕。

記者找到了這名就讀於上外法語系大四的“牛人”——王天柏,他謙虛地告訴記者,自己主修的是法語,第二專業是英語,會這兩種外語是理所當然,至於其他語種,則是“喜歡了就去學,不知不覺就學了這么多了。”

據了解,目前王天柏對英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義大利語這5門外語的掌握程度已能夠做翻譯,此外還稍微懂一些韓文和德文。“他曾經擔任過上海f1和motogp比賽的志願者,做過葡萄牙語、西班牙語、法語和其他小語種的翻譯,外國車手和裁判對他評價都很不錯。”上外志願者服務部負責人鄭盛告訴記者,王天柏在上外已是公認的“外語神童”,“老師要找多語種的翻譯人手,首先就會想到他。”上外義大利語系二年級碩士生張琳在和王天柏切磋技藝後,也對其稱讚不已,“他的義大利語聽、讀、寫都相當不錯,口語交流也完全沒問題。”

  從未參加外語培訓班

為何要學習這么多門外語,王天柏回答得十分簡單———因為感興趣。“我從5歲開始接觸英語就很喜歡,後來對各種外語也越來越感興趣。”很多人覺得背單詞、記語法很痛苦,但王天柏卻把學外語當成了一種享受,而除了英語和法語,其他外語全靠他自學。“我沒有參加過培訓班,學外語關鍵還在自己多讀、多記、多說。”為此,王天柏做了很多努力,他每天都要安排固定時間學外語,還主動找上外其他語系的學生交流,並且經常上國際交友網站找外國人練習外語,尋找外國人進行中外文互教等。

當記者問及學了這么多門外語,是否想去考證或者參加比賽為自己“增值”,王天柏搖頭,“現在不少家長逼著孩子參加各種培訓班,考這考那,我覺得他們很可憐,還容易產生叛逆情緒,對提高外語水平幫助不大。”

王天柏現在面臨著畢業後的抉擇,“外語牛人”不愁找不到工作,不過他並不想做翻譯,“我不想成為語言機器,只想把語言當成提升自己的工具。”王天柏最近正在辦留學手續,他說可能會選讀經濟類的專業。

  會5種語言人才稀少

“這種學生相當少見,以前上海可能10年出一個,現在外語教育發展了,也只有5年才出一個。”聽說有學生通曉5國外語,華東師大英語系副教授梁超群連連稱奇,“據我所知,除了做聯合國秘書長,世界上還沒有哪種職業要求懂5門外語。”他告訴記者,學習每門外語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因此多會一門就很不容易。“雖說在一些重點大學裡,會3門外語者在大學生中能占到10%,但會5國外語卻十分稀少。這個學生不僅有外語天賦,而且應該從小對自己的學習就很有規劃。”

梁超群表示,王天柏畢業後的定位也相當理性。“對於會5門外語的人而言,當翻譯反而不是很好的工作去向。”他說,這類人才學外語往往為了拓展視野、積累人脈,“如果從事國際商務,有了多國語言能力的幫助,他會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