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登記輔導:土地權利爭議處理程式

一、土地權利爭議概述:
包括土地權屬爭議和土地侵權糾紛。
1、土地權屬爭議的類型和範圍:國家所有與集體所有;集體所有之間;國有使用者之間;集體使用者之間;國家所有與集體使用者之間。沒有國有土地使用者和集體土地使用者之間的爭議。
2、土地權屬爭議的內容:所有權、使用權、他項權爭議。
3、土地權屬爭議的處理原則:
從實際出發,尊重歷史的原則;現有利益保護的原則;訴訟解決以行政處理為前置的原則。
4、處理的方式:協商。政府處理(縣、鄉政府或國土部門);訴訟(收到決定30日內提出,,以政府為被告,屬行政訴訟)。
5、土地侵權糾紛的類型:集體土地所有權;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使用權;他項權利。
6、侵權糾紛的處理方式:協商;行政調處解決;民事訴訟(以侵權人直接訴)。
註:侵犯國有土地所有權、無人使用的國有空地、荒地使用權的,不按侵權處理。
7、土地侵權民事責任的形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除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外,構成犯罪的,承擔刑事責任。
8、確定土地侵權民事責任的形式:過錯責任原則;客觀存在;主觀過錯。
二、土地侵權糾紛與土地權屬爭議的區別:
1、權屬:前者明確;後者不明。
2、解決方式:前者不一定要行政處理;但後者需要才能訴訟。
3、處理結果不同:前者承擔責任;後者確定權利歸屬為處理結果。
三、土地權屬爭議和侵權糾紛並存時的處理:
先通過行政程式處理,確定權屬,而解決糾紛。
四、土地權屬爭議:
2003《土地權屬爭議處理辦法》為依據。
五、土地權屬爭議調處的法律依據:
50-62年;62-82年;82-86年。
六、土地權屬爭議的管轄:
1、管轄原則:有利公正處理,保護當事人利益;便於調查協調,依法處理;便於當事人申訴;儘量解決在基層,減少上報下傳層次,提高辦事效率。
2、管轄的範圍:
縣級: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單位之間。當事人的申請。
市(地)級:跨縣級的,政府或上級交辦、轉送的。
省級:跨市地;一方為中央直屬單位且面積大;一方為軍隊且面積大;有重大影響;交辦的。
國土地資源部:國務院交辦的,全國在重大影響的。
七、土地權屬爭議處理的程式:
1、申請:申請人的條件具備;載明申請人、被申請人、請求事項、事實和理由;證人。
2、受理:7個工作日內提出是否受理意見。決定受理的,決定之日5個工作日將申請書副本傳送給被申請人,被申請人30日內提交答辯書和證據。不受理的,擬定不予受理建議書,報同級政府做出不予受理決定,當事人不服的,可申請行政複議或行政訴訟。
3、調查:指定承辦人,進行查證。
4、調解:查清後,雙方、合法自願調解,並製作調解書,雙方簽字,國土部門和承辦人簽字印章,其調解書是土地登記的依據,調解書生效之日15日內,送達當事人,上報上級部門。對於不能達成調解或送達前一方或雙方反悔的,及時提出處理意見,報政府決定。
5、處理:自受理爭議之日6個月提出處理意見,但經局長批准,可適當延長。
處理意見的內容:當事人雙方;爭議的事實、理由和要求;認定的事實和適用的法律、法規等依據;擬訂的處理結論。
處理決定及其效力:處理意見5個工作日內報同級政府,由政府下達處理決定。同時上報上級國土部門。對於當事人不服的,可申請行政複議或行政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