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權利理念與方法輔導:土地所有權

第二章 土地所有權

一、土地所有權的概念:是國家或農民集體依法對歸其所有的土地享有的具有支配性和絕對性的權利。一般來說,土地所有權屬財產所有權。來源:

二、土地所有權的特徵:主體的特定性;交易的禁止性;權屬的穩定性;權能的分離性。
1、國家土地所有權的權利主體是唯一的,即國家。
2、國家土地所有權客體廣泛。國家土地所有權的客體包括:城市市區的土地,國有的山嶺、荒地、灘涂,國有森森、草地、水面所占用的土地等。
3、國家土地所有權的取得方式上帶有國家的強制性。國有土地都是國家作為主體國家,以其對外的獨立自主權和對內的最高權,用強制的方式取得的,這些方式包括國有化、沒收、徵用等。
4、在土地所有權的確認方面,國家土地所有權直接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不進行國有土地所有權登記。中國境內的一切未被確認為集體所有的土地均屬於國家所有。

三、土地所有權的內容和效力範圍
(一)土地所有權的內容
1、占有權能。指土地所有權人對於土地的實際控制。
2、使用權能。指土地所有權人按照土地的性質和用途加以利用,從而實現其利益的權利。
3、收益權能。指土地所有權人在土地之上獲得經濟利益的權利。
4、處分權能。指土地所有權人對土地的權利狀態乾地改變如土地的出讓、抵押等。

四、土地所有權的行使來源:
土地所有權的行使,是指國家和集體經濟組織依照法律規定,對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進行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行為。
(一)土地所有權行使的方式
1、國家土地所有權的行使。作為國家土地所有權人的國家,有權為實現社會利益依法直接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國有土地其他任何組織和公民個有不得干涉。
2、集體土所有權的行使。根據《土地管理法》第10條的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
(二)土地所有權行使的基本要求
1、“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2、國家實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三)土地所有權行使的限制
1、禁止買賣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2、禁止濫用土地。
 
五、國有土地所有權:
1、所有權的客體:來源:
根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我國國家土地所有權的客體包括以下土地:
(1)、城市市區的土地。
(2)、依法屬於國家所有的荒地、山嶺、灘涂、林地和森林、草原、水域所覆蓋的土地。
(3)、依法屬於國家所有的名勝古蹟、自然保護區的土地。
(4)、國家依法沒收、徵用的土地。
(5)、國有公路、鐵路、學校或其他公用事業占用的土地。
(6)、其他一切不屬於集體所有的土地。
2、所有權的主體:“單一代表,多級行使”。來源:
3、所有權的行使與內容:國家將所有權的部分權能讓與使用者,但國家依法享有收益權和最終處分權;依法通過出讓、出租、劃撥等方式讓與;行使處分權的許可權依《土地管理法》確定;收益分配。
4、所有權行使的特點:主體不能親自行使所有權,由其授權代表行使;主體代表對土地保有最終的處分權;不能親自行使占有、使用權能。

四、集體土地所有權:
1、客體:
(1)根據法律規定,農村和城市郊區屬於國家所有以外的土地。
(2)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
2、主體及代表: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村內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小組;2/3成員或村民代表同意的,設立村民小組,不同意的,仍歸本村農民集體所有;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鄉(鎮)人民政府。
3、所有權的內容與限制: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但具有不完全性;權能分離;處分是受成員共同意志、法律、政府管理等限制。

五、集體土地徵用:指為公共利益的需要,通過法寶程式,將原屬於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征為國有的行為。徵用權是公法意義的權力,其依據於國家主權。來源:
批准—公示、實施—補償登記—根據征地方案,擬定補償、安置方案,並公告,聽取意見—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