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廊坊印象:以人為本打造綠色和諧城市

廊坊是京津之間的新興城市,解放初期稱天津專區,1969年行政中心由天津遷至廊坊,1974年改稱廊坊地區,1989年撤地設市,實行市領導縣的行政體制。走進這座年輕的城市,當地人會告訴你,在這裡不用擦皮鞋,在這裡四處都是綠化帶,在這裡企業要出資建公園,在這裡不會有人上訪,在這裡五保戶有專門的養老院……

廊坊的城市名片

在廊坊,你會驚訝的發現這裡有著諸多的“城市名片”,這裡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全國雙擁模範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全國投資環境誠信安全區、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國家級示範區、全國綠化模範城市等等。這些“頭銜”是貨真價實經過考驗和考核關卡得來的。說廊坊綠色,首先是城市繁多的綠化帶和綠地,要知道90年代這裡風沙大到不帶紗巾不能出門。其次,是環保意識的深入,這裡的有關部門並不急於出業績,來這裡辦企業,首先要過綠化關,堅持“環保第一審批權”凡是有污染的項目如造紙業、水泥、化工都會被拒絕,這裡的公共汽車很大一部分是燒氣不燒油的,所以廊坊要用良好的環境打造綠色競爭力的口號是實踐在每個細節的。

規劃刻在石頭上

廊坊博物館市廊坊市政府投資3700萬修建的,館內收藏了上溯遠古,下迄近代的文物和珍貴資料,同時也承擔了向市民和外來遊客展示廊坊建設歷程的使命。博物館風格與周圍文化中心的建築相得益彰,博物館外的廣場上,一座假山卻十分惹眼,上面寫著“規劃即出,執法如山”,當地人說這是“規劃石”,目的是提醒歷任市領導規劃即出便要執行,不能朝令夕改,市長在講話中也一再提到這塊寓意深刻的石頭,一則提醒市領導正確的規劃只有堅持下去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再則也起到讓百姓監督的作用。於是,幾乎每個來廊坊的人都要被帶到規劃石來轉一圈,這便成了廊坊一處特別的景致。

可見廊坊市政府領導工作落實到了細節,規劃石是一種象徵,象徵當地領導帶領廊坊人民大力發展城市建設的決心和信心,同時也是一種決策者與民眾和諧一心的體現。

計程車的視窗作用

廊坊的市領導按規定每個月要乘坐一次計程車,這樣的規定還是第一次遇見。領導們打的不是為了趕時間,是為了體察民情。廊坊市王愛民市長說,規定市領導每個月坐一次車是因為計程車具有視窗作用,冬天哪裡沒有及時供暖,哪裡有些大事小情計程車司機總是及時知道而且喜歡說給坐車的人聽,因此,領導們一個月坐一次計程車不用聽取匯報就第一時間掌握了市民的生活狀態和城市的最新動態。

說到計程車,知名企業華為與廊坊也是因計程車結緣。華為老總在選址的時候就是搭乘了一輛計程車在廊坊市轉了一大圈,看著車窗外的綠化,與司機師傅談話,司機師傅的談話中滿是對家鄉的熱愛,他深深感受到了廊坊每個階層、每個社會群體的和諧,最終讓他下定決心在這裡落戶。因此,王市長稱計程車司機師傅為文明友誼的使者。

廊坊的城市建設以人為本,以良好的環境這一“綠色競爭力”作為第一競爭力打造城市,綠色競爭力不僅在於城市內每500米一處的公園或綠化帶,更在於各群體各階層的和諧,不與京津比樓高車多,而是比綠色和諧,從細節做起,為廣大人民,為後世子孫打造一個綠色和諧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