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將強勢輻射長三角

在上海召開的“2006上海現代交通建設與科技創新論壇”上,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黃吉銘詳細披露了虹橋綜合交通樞紐規劃。據悉,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將於2009年底竣工,2010年世博會前投入使用。建成後,匯集多種現代化交通運輸方式的這個綜合樞紐將強勢輻射長三角。
虹橋交通樞紐規劃範圍東起外環線a20,西至華翔路,北起北翟路,南至滬青平公路,規劃用地約26.26平方公里。該樞紐將高速鐵路等現代交通方式與機場航站樓結合,城市地面公交、計程車等與其相銜接。在這個綜合交通樞紐中,有國家幹線、城際線、市域線、高速公路客運、市內軌道交通、市內公共運輸、民用航空等各種運輸方式,也集中了配套服務設施,不僅節約了土地資源,更大大提高了交通的效率。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建成後,高速鐵路、航空等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方式聯結在一起,形成一個集中的城市換乘中心,將大大縮短長三角經濟圈的空間距離,使長三角地區的經濟聯繫更加緊密,有利於長三角經濟一體化,也將進一步增強上海“四個中心”的輻射功能。
尤其在道路交通系統規劃方面,該樞紐將有效輻射長三角路網。外圍道路系統在樞紐西側通過a5嘉金高速銜接長三角地區的高速道路網路,東側通過輔助高速路連線北翟路、漕寶路2條快速路銜接內環和中環,服務城市中心區。外圍道路系統通過北翟路-七莘路、青虹路-華翔路、徐涇中路-華翔路、滬青平高架-七莘路四個快速節點進出樞紐區域。根據道路流量預測,在四個快速節點還將新建快速道路出入口4個共24條車道,樞紐地區將新建地面道路出入口9個共38條車道。
樞紐的建設將使來往於長三角的乘客能夠在此處實現快速集散、便捷換乘,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流出行的需求。由此帶來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中,也將會使這一地區成為國際化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成為上海服務長三角的交通和經濟紐帶。
規劃中的虹橋樞紐是多種交通方式緊密銜接、高能級、綜合性的現代化大型綜合交通樞紐,日交通集散總量為110萬人次。根據預測,到2024年樞紐產生的道路交通量約為13-22萬pcu(標準交通流量)/日,周邊開發產生的交通量達到33-46萬pcu/日。
國家民航總局在2024年戰略規劃中提出“要把北京、上海、廣州三大機場建成為國際性樞紐機場,參與國際航空樞紐競爭”。上海市以國家戰略的角度著手編制上海航空樞紐戰略規劃,形成了“以浦東國際機場為主,浦東和虹橋兩場共同推進建設上海航空樞紐”的戰略。浦東和虹橋兩場遠景規劃滿足1.1億/年旅客吞吐量,其中浦東機場滿足8000萬/年旅客吞吐量,虹橋機場滿足3000萬/年旅客吞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