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價值評估中應注意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加快對不良資產的處置,會計師事務所及資產評估公司等中介機構接受債權價值評估諮詢業務委託逐漸增多,在實際操作中,評估人員在債權價值評估中應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一、評估方法的選用

債權價值評估方法主要有償債能力評估分析法或債權價值分析法,不同的方法應具備不同的前提條件。採用償債能力評估分析法時應滿足以下條件的:(1)債務人主體資格存在,能獨立承擔責任的;(2)債務人有近期財務資料等可供評估的基本資料;(3)債務人同意積極配合評估的;(4)債權人擬對債務企業進行債務重組。但是,當(1)找不到債務人任何可供評估分析資料的;(2)債務人拒絕對其評估的;(3)剝離銀行剝離前已經認定為損失類,收購後找不到債務人和對應資產的,則可以根據債權人所掌握的資料採用債權價值分析法。評估人員應根據不同的前提 條件選擇恰當的評估方法,增強評估結果的公允性和可利用性。

此外,在選用償債能力評估分析法中的假設清算法進行償債能力評估時,應根據債務企業不同的經營情況,相應採取不同的清算價格。因為不同的清算價格對變現係數的確定有較大的影響。

二、關於抵押、保證

1、抵押

首先,要明確是抵押行為是發生在《擔保法》實施前的還是《擔保法》實施後,以便根據不同期間適用的法律、法規判斷抵押權是否可以對抗第三人。其次,應明確是債務人用自有財產作抵押還是以保證人的財產作抵押,在用保證人的財產作抵押的情況下,應將保證人以自身財產代債務人償還債務後具有對債務企業資產的追索權作為負債考慮。最後,應確定同一財產是否多次抵押,如多次抵押,應確定各抵押權人辦理抵押登記或簽定抵押契約的先後,以便明確委託人就抵押財產的受償次序。

2、保證

獲取有關契約或協定,確定保證是一般保證還是連帶責任保證,並判斷保證是否有效。按照《擔保法》規定,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契約規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在其保證範圍內承擔保證責任。但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契約糾紛未經審判或者仲裁,並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對債權人可以拒絕承擔保證責任。由於保證方式不同,評估人員可以根據所了解的情況綜合分析確定是先評估債務人的償債能力還是先評估保證人的償債能力,在被評估的債務人或保證人不能全額償還債務的情況下再對保證人或債務人進行評估。此外,當保證人是當地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重要企業,或關係到當地社會穩定的企業,可以適當考慮當地政府或其他部門行政干預及強制執行的可能性。

三、關於應收款項的評估

應收款項的評估實際上是對應收款項的可收回程度的判斷,對有充分理由能夠確定可全部收回的,按帳面值評估;對有確鑿證據不能收回的(如債務人破產,以破產財產清償後仍無法收回的應收款等),評估為0;對餘款追討無經濟意義的,評為0.應收款項評估中的最難評估是對有可能收回,但又無法確定可收回程度的應收款項。實際操作中有人按帳面值評估,有人將應收款項按帳齡劃分後按一定的比例核銷後確定評估值,如果簡單的按上述方法進行評估,有可能造成高估或低估。但由於條件限制,我們基本無法到各債務人所在地對各債務人的經營狀況、財務狀況進行詳細的、全面的調查了解,難於通過對債務人的經營狀況、財務狀況分析確定可收回程度。為儘量減少評估值與實際可收回金額的差異,實際操作時,我認為應在帳齡劃分的基礎上,充分聽取企業有關人員對債務人經營狀況、財務狀況的介紹,了解企業企業與債務人的業務往來情況,分析企業的催收情況,審閱帳面記錄以了解企業近年應收款項的回收情況,對每筆應收款項綜合分析確定其可回收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