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評估亟待法規規範——業內人士談資產評估準則的制定

 

中注協近期發布了《資產評估準則-基本準則》和《資產評估職業道德準則-基本準則》的徵求意見稿。業內人士認為,儘管兩個徵求意見稿存在過於粗線條、操作性不強等問題,但這標誌著我國資產評估業的立法立規工作已經走上了正軌。

深圳一家資產評估公司的合伙人說,他們在去年中期,就已經看到這兩個準則的徵求意見稿。深圳資產評估界的一致看法是,《資產評估準則-基本準則(徵求意見稿)》的規定太過原則化,缺乏可操作性,沒有像會計準則那樣出台相應的《指南》來詳細對原則性條文進行解釋;《資產評估職業道德準則-基本準則(徵求意見稿)》除了類似的缺陷外,只是主要規定了對註冊評估師的基本要求、專業勝任能力、與委託方和相關當事方的關係等,將主要的執業風險責任交由註冊評估師承擔。業內人士認為,這與中國目前的註冊評估師的地位是不相稱的,因為在目前條件下,評估的結果很大程度上是由資產評估事務所及其合伙人控制的,評估師並沒有實質控制權。他們建議,應該增加合伙人的責任規定。

許多業內人士對我國資產評估業立法滯後於發展表示了擔憂。一位資深人士說,在準則出台前,他們只能憑自己的理解去執業。

目前,資產評估行業已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可或缺的一個行業,然而,我國的資產評估準則目前還停留在“體系規劃”的時期。而且,準則的制定,很大程度上還限於框架體系、涵蓋內容、概念定義等問題的探討階段。

不過,也有專家指出,資產評估作為一個市場化程度很高的行業,還缺乏客觀的第三方評價標準。在我國證券市場上,基於關聯交易、以轉移利潤等為目的的資產交易,本來就是以非公允價格成交的,交易雙方你情我願的交易價格,並非資產評估師能夠評估出來的;資產評估在相關交易中的作用,只是協助交易雙方完成相關程式而已。在此條件下,相關行業法規、規章的制定,也受到了一定製約。

一位了解資產評估行業發展歷史的人士指出,我國的資產評估業最早是由原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管理,後因故轉移到財政部門管理。而且,在實際工作中,國土、建設、農業甚至鄉鎮企業管理等部門,都可以對該行業發出指令,導致政出多頭,協調起來難度很大。儘管目前實行的是“三師(註冊會計師、註冊評估師、註冊稅務師)共管”的體制,但依然存在協調問題。這也給資產評估行業法規、準則、規章的制定,增加了一定難度。

業內人士呼籲,加快我國資產評估行業立法立規工作,儘快出台切合我國國情的、有較高操作性的資產評估系列準則,已經到了時不我待的地步。他們同時也認為,《資產評估準則-基本準則》和《資產評估職業道德準則-基本準則》的徵求意見稿,以及早些時候《資產評估準則-無形資產》的出台,標誌著我國資產評估立法立規工作已經走上了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