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評估誠信規避評估風險

中央財經大學資產評估研究所發起並主辦的中國評估論壇第三屆年會於2003年10月25日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的主題是資產評估行業誠信建設與風險規避。來自財政部、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中國房地產估價師學會、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公安部、國土資源部、國務院全國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領導小組辦公室、奧組委、資產管理公司、部分地方註冊會計師協會、資產評估協會、資產評估機構、律師事務所、科研機構以及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百餘人參加了此次研討會。會議就資產評估行業誠信與職業道德、法律責任、資產評估機構組織形式、行業管理與風險規避、執業能力提高與風險規避、評估準則制訂與風險規避等問題,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多元化、多層面的研討。

財政部朱志剛副部長對本次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並做重要指示。他強調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資產評估行業不斷壯大,評估領域不斷拓寬,執業質量不斷提高。評估行業在服務於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維護有關各方合法權益和公共利益等方面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後,隨著產權主體多元化的加速推進以及各項改革措施的實施,評估的市場需求將更為廣泛,進一步推動評估行業的全面協調持續發展,政府部門,行業組織、理論界和執業界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努力。講話還強調各方面要加強不同評估專業之間以及相關專業之間的溝通,協調與合作,促進評估行業發展,尊重各類評估資格的專業特點,求同存異,不強行組織合併的方式,應充分發揮各專業評估的優勢,通過建立各種學術平台,加強評估行業協會間的溝通與合作。同時評估行業也應進一步增進與相關專業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群策群力、共同發展。朱副部長對本次會議的主題“評估行業誠信建設與風險規避”也給予高度評價。他指出,行業誠信建設既是市場對行業的要求,也是評估行業協調、持續發展的源泉。只有建立起失信行為的有效防範和懲戒機制,評估行業才能最大限度的規避執業風險,提升行業公信力,維護公眾利益和各方合法利益。為此政府部門與行業協會要進一步完善資產評估行業管理體制,加強、資產評估行業管理,逐步建立健全的政府部門監督指導,行業協會自律管理的評估行業管理體制,推動資產評估行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與會代表一致認為,資產評估是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取得了矚目的成績。在資產評估行業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缺乏誠信、有悖職業道德甚至違法違紀的行為,亟待規範。正確對待評估行業存在的問題和客觀存在的風險,強化評估行業誠信建設,規避評估風險,維護行業有序競爭,是評估行業面臨的重要任務。

與會代表高度評價了朱志剛副部長的講話,認為朱志剛副部長講話實事求是,高度概括了目前中國評估業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發展方向。關於資產評估行業管理改革和發展方向的闡述,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符合政府只能轉變的要求,符合評估行業發展的需要。

與會代表認為,強化資產評估行業的誠信建設、必須在行業內形成誠信執業、遵紀守法的良好風氣,從制度安排來說,應改變誠信成本高,不誠信成本低的現象,提高不誠信成本,約束評估機構和評估師行為。因此,應研究行業發展規律,加快資產評估行業立法和準則的頒布實施。

與會代表認為,規避評估風險,必須要明確評估機構和評估師的法律責任,尤其是註冊資產評估師的法律責任。在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中,註冊資產評估師的法律責任主要有刑事責任、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三種責任。註冊資產評估師的法律責任的起因在於評估報告的失實,而評估報告的失實,既有客觀原因,也有評估人員的主觀原因。相應的,承擔的風險,既有固有風險,也有外部風險。明確風險類型,研究法律責任是保證評估事業發展的重要內容。同時,應加強與司法機關的溝通,增進了解,使司法機關理解行業規則在評估行業中的作用,評估人員按行業規則操作是公正客觀的,從而將行業規則作為判斷法律責任的依據。行業規則作為行業的“法律”,它體現了行業的內在的規律性,只有尊重這種規律性才可能對有關的專業行為予以正確的評價和認定,司法實踐追求的是客觀與公正,與行業規則的目的是完全一致的。

與會代表認為,資產評估機構的組織形式是影響資產評估行業風險的重要因素之一。現有的資產評估公司的組織形式主要是有限責任制,較少的還有私人評估機構和合夥制的組織形式。儘管近年來,評估行業的增長速度快於gdp的增長速度,但評估行業沒有較大的併購,普遍處於初放階段。評估公司的組織結構不協調已阻礙行業的發展。因此,適應外部環境,加強內部控制機制,選擇適合評估機構發展的組織結構形式,有助於評估風險的規避。

與會代表認為,全面認識評估行業和評估機構的風險是規避風險的前提條件和基礎。外部風險包括政策風險、評估行業的定位與評估市場的風險、法律風險、評估理論缺陷風險、委託方不合理要求風險;內部風險包括改革後後遺症風險、評估人員素質與觀念風險、工作流程風險、經濟效益風險、人員結構及轉型風險。要規避風險,促進評估行業的健康發展,一方面行業協會應發揮主要作用,促成法律法規的建立與健全,另一方面,評估機構應從我做起,從機構的內部激勵制度、管理體制、質量控制著手,建設一種內部自律、誠信的機制。

與會代表認為,訴訟風險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之一。訴訟風險原因主要體現在:法律不健全、責任不清楚;評估準則滯後;社會定位偏差;社會誠信體系的缺失。從規避風險角度來看,政府應儘快建立評估法律體系,主管部門和協會應配合政府促成法律出台,儘快把行業標準上升為司法解釋,加強行業自律,建立客戶投訴機制,加強與法務部門溝通,建立風險訴訟和澄清機制。同時,評估機構應提高風險法律意識,建立風險判斷機制,嚴格執行執業道德標準,建立完整的風險處理程式和日常法律風險監控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