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違法劇增根在稅制

國土資源部20日發布的查處情況通報顯示,去年全國發現的土地違法行為及立案查處的土地違法案件,無論是案件數量,還是涉及的土地面積,都較2005年有大幅上升;其中,當年新發生的土地違法行為、當年立案的案件及其涉及的土地面積上升幅度更大。
為什麼各種土地管理的制度創新都不能禁止土地違法行為,甚至使之反彈?學者趙燕菁認為原因有二:第一,中國正處在城市化高速發展階段,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土地開發,體現在政府職能上,往往是開發與服務並重,甚至開發的職能更重。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在公共服務的收入渠道和方式上,中國地方政府不像西方國家的地方政府有財產稅(物業稅)這一可持續的經常性收益,因此,只能依靠一次性的土地收益來提供公共服務。因而,大力招商,鼓勵工業就成為地方政府擴大地方收益,維持公共服務的不二法門。
趙燕菁的這一解釋觸及了地方土地違法行為的本質。地方政府主要通過兩種方式獲得收益。一是對行政轄區內的經濟活動收稅;二是直接出讓配套了各種基礎設施的土地。問題是,分稅制改革後,由於大部分公共服務都下放給地方政府,而在現行稅制下,地方無法在增值稅中占到大頭,且除了少量個人所得稅外,也無法直接向居民徵稅。這樣,企業而非居民就成為地方政府公共服務的“納稅人”。並且在競爭壓力下,地方政府只能通過為投資者創造更好的“投資環境”,間接地為地方居民提供公共服務。所以,地方政府的主要工作圍著企業家轉,並非由於其特別喜歡企業,而是由於缺少財產稅之類經常性的主體稅源,地方就只能依靠一級土地市場一次性的土地收益獲得收入。
溫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必須保住18億畝耕地這個底線不能突破。而從上述分析來看,除非地方政府能夠像已開發國家那樣,通過經常性的財產稅,直接為其提供的公共服務定價。否則,地方政府以地生財的衝動不可能得到扼制,土地違法案件還會有增無減,要想守住18億畝耕地這個底線,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