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置用地回收難收取費用或許可行

“8·31”大限,剛剛過去了兩周年。按照現行規定,出讓滿兩年而未動工開發的房地產項目用地,將被視作閒置用地由政府收回。《中國經營報》報導,兩年前“8·31”大限前夕成功闖關的北京200餘塊土地,有近百塊迄今為止未動工開發。強制收回閒置土地,曾被認為是促進供給和穩定房價的良方,現在看來並不是件容易事。 
《閒置土地處置辦法》早在1999年4月就已通過,但是,現實情況比想像的要複雜。不是所有的土地不能開發動工都是開發商的責任。從上海市閒置土地成因分類看,有41%的閒置土地是拆遷困難造成的,29%是規劃調整造成的,另有30%是開發商資金不到位造成的。從報導上看,北京的百餘塊地,大多正是受阻於拆遷。早期的土地出讓有很大程度上是“生地”出讓,拆遷成本變動的風險由開發商、拆遷公司或政府哪一方承擔並不明確。拆遷成本近年來急劇上升,一些城市的政府部門承諾包攬拆遷和大配套,最後不得不在財政中支出拆遷成本,而拆遷周期也是風險因素。 
有專家認為“完全可以設定和執行更為嚴格的標準”,但是,“一刀切”並不能解決問題。沒有開發商願意自己的樓盤成為爛尾樓,沒有開發商願意承擔資金財務風險。廣州市政府近一個月來收回47宗70萬平方米的閒置土地,其中8宗土地是由於政府部門行政行為造成,需要補償開發商。閒置土地很多是“8·31”大限之前的協定出讓土地,有的閒置時間長達9年,補償標準要不要包含土地增值,土地增值如何計算,恐怕這樣一團亂麻短時間很難理清。 
現在,一些城市逐漸增加“熟地”出讓的比例,也就是土地儲備中心或土地開發公司進行前期土地的拆遷和“七通一平”的配套。然而,經整理儲備後再推入土地市場,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一些城市的土地整理儲備中心資金流主要來自金融部門貸款和財政撥款,但土地成交後的回款要上繳地方財政,風險幾乎全部由銀行和政府承擔。對此,央行報告曾表示過明確擔憂。土地儲備的確可以避免閒置土地,但是,儲備土地本身是由政府資金承擔風險的存量土地,土地囤積帶來的巨大收益,仍可能影響房地產的價格和房地產有效的供應量。 
收回土地並不是目的,讓出讓土地儘早實現有效的房地產供應,減少囤積才是調控初衷。按照相關法律,超過一年的閒置土地就應徵收土地閒置費,也是更容易操作,更有效果的方式。但是,按道理閒置超過一年比超過兩年的土地更多,媒體卻少有報導,不能收回土地的“黑幕”反而成為社會焦點。土地閒置費不僅要對房產開發商徵收,還要對土地開發公司、土地儲備中心徵收,社會資源才能充分得到利用。協定土地採用徵收土地閒置費處理方式,可能更尊重歷史,合情合法。 
減少囤積土地,僅僅靠簡單收回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土地出讓的數量需要有科學的論證、社會的監督、土地出讓契約的標準化。土地出讓的透明化是市場機制基礎,是資源有效利用的前提。“國八條”第一條中就規定:“各個城市要儘快地公布今、明兩年的土地供應量、開發進展和分布情況”。7月1日起試行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契約補充協定》已經對出讓土地的竣工時間、投資總額、投資強度、閒置土地認定、終止履行契約、改變契約約定的用地條件等及違約責任做了明確約定。這說明,處理閒置土地的細則越來越具體,越來越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