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查制信號明確:中央土地垂直管理體系確立

 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日前在全國土地調控工作座談會上表示,當前土地管理和調控存在不少突出問題,要堅決加以遏制。此前,國務院已授權國土資源部對各地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決定設立土地總督查辦公室,並下令向地方派駐9個土地督查局,專司土地管理、督查、執法工作。一個容易理解的信號是,國家此舉意在從嚴整肅土地市場秩序,規範土地控制、規劃、出讓與交易環節的亂權與濫權行為。但輿論延襲了對於政策的慣性思維,執著於這一政策短期內能否利於房地產市場矛盾的緩解,卻忽略了另外一個重要信號,即中央土地垂直管理體系的確立,改變了過去那種由地方政府實際掌控和利用土地資源的狀況。 
背景新聞:國土部將向地方派駐9個土地督察局 監督執法 
1986年,我國採行土地行政管理制度。由於土地的屬地性,管理問題錯綜複雜,“條、塊”管理矛盾突出,實際的土地資源利用、使用計畫一般都出自地方政府之手,形成了一種地方集權壟斷。受土地高額收入誘惑,屢禁難止的土地違法違規現象與國家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形成衝突。 
為了破除土地資源的地方壁壘,2004年,國家對省以下土地實行垂直管理,主要是將省以下的土地審批許可權、國土部門的人事許可權統一集中到省級國土部門,以期對各級地方政府亂批土地、開發區熱、土地閒置、批占耕地現象進行有力遏制。但這種垂直管理仍未能使土地資源的地方壟斷屬性有所消解。由於土地管理絕對許可權仍保留在地方政府手裡,可以說,省級土地垂直管理的效用也是打了折扣的,以前那種土地濫權現象並沒有被扼制,中央決策的權威也遭到挑戰。 
縱觀若干年間的調控舉措,最根本的問題在於沒有全面及時採行問責機制,從而削弱了調控的根本力度。毫無疑問,最為行之有效的土地從嚴管理政策就是強力推行追究、糾劾制度。這也是中央垂直土地管理的根本內容。近期出台的督查制,顯然是要對省以下土地垂直管理模式進行一種實質性突破,這意味著,一方面中央對土地的從嚴從緊控制是下了堅定決心的;另一方面,也顯示出土地調控工作的緊迫性。 
過去,國土資源部雖然努力發揮著巨觀調控、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資源管理職能,但執法力度一度受到地方條塊治理的制約與抵消,例如一項處理規定由國土部下達到省級國土廳,但省廳又是省府組成部門,直接受省府節制,因此,這項處理規定很難有完全落實到地方的可能。在成立單獨的國家總督查制後,政令不暢或被層層削減效力的現象會被扼制,因為總督查派出的特派員們,專門在地方上巡視與督查,主要就是直接到地方上去找問題的。如此一來,形成了嚴格的向下制約機制,派出的督查局不隸屬於任何地方,只對總督查負責,直接將情況向上通報,同時,向下督促、核查地方政府土地管理、利用的合法性、真實性和法定履職情況,不參與地方具體事務,直接辦理國土部與總督查交辦的任務。這樣,一方面減少了政令不暢的可能,另一方面,對地方政府的職能形成制衡,無疑,這是中央在地方上的一雙“眼睛”,中央土地垂直管理的基本框架由此構建起來。 
在督查制高調出台後,人們懷疑其效用。筆者認為,中央對於土地調控的決心是不容置疑的,土地督查制符合當前調控的形勢及長遠的資源利用需要。關鍵問題是,如何避免派出的督查機構陷入到地方利益的陣營中去,成為其中的一份子,或者隱瞞真相、無效糾劾,或者督查、糾劾了別人,卻沒有相應的有效機制對督查機構本身進行督查或約束。這就需要儘快建立和完善一套周全的約束機制,在這個約束機制里,規章制度,異地任職,定期交流固然必要,但如何使體制內監督、體制外監督、社會輿論監督有效結合起來,形成環環相扣的監督體系,以增強督查效力,這也是需要認真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