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建築師考試複習資料:建築經濟、施工與設計業務管理3

1.按使用材料和裝飾效果可分為一般抹灰和裝飾抹灰
2.一般抹灰按使用材料的分為石灰沙漿、水泥砂漿和混合砂漿
3.一般抹灰按使用要求、質量標準可分為普通抹灰、中級抹灰和高級抹灰
4.裝飾抹灰可分為水刷石、水磨石、乾粘石、斬假石、假面磚、仿石、彩色抹灰、拉條灰、灑毛灰、拉毛灰、甩毛灰、噴砂、噴塗、滾塗、彈塗等
其中水刷石、乾粘石、斬假石、拉毛灰、甩毛灰等一般用於外牆面
而水磨石一般用於室內地面、踢腳線、樓梯踏步面等,不宜用於外牆面
5.抹灰層一般由底層、中層和面層組成
6.底層的作用是使抹灰層與基層牢固粘結和初步找平作用;厚度為5-9
7.中層主要起找平作用;厚度5-12
8.面層起裝飾作用;厚度2-5
9.抹灰層總厚度為15-20,最厚不宜超過25
10. 裝飾抹灰的作用有
保護建築物結構,增加建築物壽命
增加建築物的美觀效果,美化環境
改善衛生條件,保證建築物使用功能
11. 普通抹灰牆面的表面平整度的允許偏差不應大於5,可用2m直尺和楔形塞尺檢查
12. 室內外裝飾工程施工環境溫度要求
中級和普通抹灰工程不應低於0℃
花飾工程和高級抹灰工程不應低於5℃
裱糊工程不應低於10℃
13. 板條、金屬網頂棚的底層抹灰套用麻刀灰砂漿或紙筋石灰砂漿,不允許用水泥混合砂漿
14. 現澆混凝土頂棚抹灰厚度不得大於15
內牆普通抹灰厚度不得大於18
內牆中級抹灰厚度不得大於20
外牆抹灰厚度不得大於20
15. 裝飾抹灰面層的施工縫,應留在分格縫、牆面陰角、水落管背後;不允許留在牆面陽角處
16. 房屋底層不宜採用乾粘石
17. 安裝木框、扇玻璃,套用釘子固定,釘距不得大於300,且每邊不少於兩個,並用油灰填實抹光
18. 安裝鋼窗框、扇玻璃,套用鋼絲卡固定,間距不得大於300,且每邊不少於兩個,並用油灰填實抹光
19. 鋼木框、扇玻璃的安裝要求長邊大於1.5米或短邊大於1米的玻璃,套用橡膠墊並用壓條和螺釘鑲嵌固定
20. 安裝玻璃前,應將裁口內的污物清除乾淨,並沿裁口的全長均勻塗抹1-3厚的底油灰
21. 主龍骨吊點間距,應按設計推薦系列選擇,中間部分應起拱,金屬龍骨起拱高度應不小於房間短向跨度的1/200
22. 紙面石膏板的長邊(即包封邊)應沿縱向次龍骨鋪設
23. 紙面石膏板的次龍骨間距一般不應大於600
24. 固定紙面石膏板的螺釘的釘距以150-170為宜
25. 紙面石膏板與龍骨固定,應從一塊板的中間向板的四邊固定
26. 外牆面磚在鑲貼前,應將磚的背面清理乾淨,並浸水2小時以上,待表面晾乾後方可使用
27. 飾面在施工時,灌注砂漿施工縫應留在飾面板水平接縫以下50-100處
28. 木材製品含水率不得大於12%
29. 混凝土表面施塗水性塗料時,含水率不得大於10%
30. 混凝土表面、抹灰表面施塗溶劑型塗料時,含水率不得大於8%
31. 當鋪設碎石、碎磚墊層時,環境溫度不應小於0℃
32. 採用摻有水泥的拌合料鋪設找平層時,環境溫度不應小於5℃
33. 當採用瀝青膠結材料作為結合層時,環境溫度不應小於5℃
34. 當採用膠結劑貼上木板面層時,環境溫度不應小於10℃
35. 當採用機械壓實時,填土每層的虛鋪厚度不宜大於300
當採用人工夯實時,填土每層的虛鋪厚度不宜大於200
36. 每層壓(夯)實後的壓實係數不小於0.9

37. 灰土墊層應採用熟化石灰與粘土的拌合料鋪設,其體積比宜為3:7;厚度不應小於100
38. 砂墊層、砂石墊層厚度不得小於60
39. 碎石墊層、碎磚墊層厚度不得小於100
40. 預製鋼筋混凝土相鄰板的板縫底寬不應小於20
填縫採用細石混凝土,其強度等級不得小於c20
當板縫寬度大於40時,板縫內應配鋼筋
41. 澆築時混凝土的坍落度應控制在10
42. 缸磚面層、陶瓷錦磚面層的結合層水泥砂漿強度等級≥m15
大理石、整體水磨石面層的結合層水泥砂漿強度等級≥m10
43. 水泥混凝土面層採用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徑不應大於面層厚度的2/3
44. 水泥混凝土面層的強度等級不應小於c20
45. 水泥砂漿面層的的體積比宜為1:2(水泥:砂)
46. 水泥砂漿面層採用的水泥標號不應小於425號
47. 水磨石面層的石粒粒徑宜為4-14
48. 水泥砂漿結合層上鋪貼缸磚、陶瓷地磚、水泥花磚面層時
在鋪貼前應將磚浸水濕潤後晾乾待用
鋪貼時宜採用乾硬型水泥砂漿
面磚的縫隙寬度如為虛縫鋪貼時宜為2-10
面層鋪貼應在2天內應填縫,待水泥漿或水泥砂漿凝結後再擦淨
49. 貼塑膠壁紙時,豎向對接應設在距陽角大於50毫米處
50. 礦棉板裝飾吸音施工時,施工現場的相對濕度應在80%以下
51. 貼上小塊輕型花飾時的固定方法有
水刷石花飾,用水泥砂漿或聚合物水泥砂漿,並用木螺釘固定
石膏花飾宜用水泥砂漿貼上
紙質花飾宜用膠粘劑貼上
52. 裱糊的原則是先垂直後水平面、先細部後大面、先長面後短面
53. 在活動底板面層質量標準中
表面應平整,用2米直尺檢查時,其允許空隙不應大於2mm
相鄰板塊間縫隙不應大於0.3mm
相鄰板塊的不平度不應大於0.4mm
板塊與四周牆面間的縫隙不應大於3mm
54. 施工組織設計有施工組織總設計、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分部分項工程作業設計
55. 施工的準備工作主要包括施工現場準備、技術準備、物質準備和勞動組織準備
56. 施工進度計畫編制完,首先應檢查工期是否滿足規定工期要求,然後檢查施工順序是否合理,各工作隊是否連續工作,施工安排是否均衡
57. 單位工程施工平面圖的設計步驟為
確定起重機械位置、攪拌站倉庫堆場、臨時道路、臨時設施、水電管網
58. 施工方案技術經濟比較的主要指標有單位面積造價、降低成本率、施工機械化程度、單位面積資源消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