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審計準則——AU8002節審計約定函

 引言
01審計人員致當事人的約定函,是記錄和確認任務的接受,審計的目的和範圍,對當事人應負責任的限度,以及各種報告形式的檔案。審計人員致送約定函給當事人,對雙方都有利,最好是在任務開始以前致送,以免對任務有所誤解。
02本準則旨在幫助審計人員編寫關於財務信息的約定函。在本準則中“財務信息”一詞系包括財務報表在內。如需要提供其他服務,如納稅、會計、管理諮詢服務等以另行備函為宜。
03在某些國家內,對審計的目的和範圍、審計人員的責任,都有法律規定,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審計人員也仍然可以看出審計約定函能有助於當事人了解情況。

  主要內容
04審計約定函,可因每一當事人而異,但一般應包括下列各項:
(1)財務信息審計的目的。
(2)經理人員對財務信息的責任。
(3)審計的範圍,包括適用的法令、條例和職業團體的通告,這些都是審計人員所必須遵照執行的。
(4)任務結束後的各種報告書或其他函件的形式。
(5)由於審計工作的測試性質和其他固有的局限性,以及任何一種內部控制制度的固有的局限性,甚至有些重要的反映失實,可能未曾發現,所以風險總是免不了的。
(6)請求閱看任何與審計有關的記錄、檔案和其他信息。
  05審計人員也可能要在函中包括如下各項:
(1)審計計畫的安排。
(2)期望收到當事人的書面檔案,以證實有關審計的代表權。
(3)請當事人出給約定函的回單,據以證實約定的條款已被接受。
(4)審計人員預期將來要提交當事人任何其他函件或報告的說明。
(5)計算服務費的根據和開列帳單的安排。
  06下列各點如認為恰當,也可列入函內:
(1)在審計的某些方面,安排與其他審計人員或專家的聯繫。
(2)安排與內部審計人員和當事人其他職員的聯繫。
(3)如屬初次審計,而且另有前任審計人員的,要安排與前任審計人員的聯繫。
(4)對審計人員的責任如有限制的可能性存在時,應加以說明。
(5)列出審計人員和當事人之間的任何進一步的協定。

常年審計
  07在常年審計中,審計人員可決定不每年致送一次新的約定函。但如有下列情況存在,可以決定致送新的函件:

(1)有任何跡象表明當事人對審計目的和範圍有所誤解。
(2)約定事項中有修改條款或特殊條款。
(3)經理人員最近有人事變化。
(4)當事人業務的性質和範圍有重大變化。
(5)法律上的規定。
如審計人員決定無需每年致送新的約定函,可向當事人提示原來的函件。

分部審計
  08如母公司的審計人員兼任分支機構、附屬機構、分部的審計人員的,應考慮下列各項因素,以決定是否需要對分部另行致送約定函:

(1)分部的審計人員由誰聘任。
(2)對分部是否要單獨致送審計報告書。
(3)法律上的規定。
(4)其他審計人員所執行的任何工作範圍。
(5)母公司所有權所占比例。

附錄

審計約定函舉例

09下列信函是配合準則所列舉的要點,作範本之用,應根據具體要求和情況加以變動。


致董事會或高級經理人員的適當代表:

你們聘請我們審核的年月日以及至該日為止的全年度的資產負債表、收益表和財務狀況變動表,現謹以本函確認我們接受和了解了該項委託任務。我們的審計工作遵照(國名)適用的當局文告,目的在於對財務報表作出我們的評語。

為了對財務報表作出評語,我們將進行適當的抽查,以便合理地證實:基礎性的會計記錄和其他來源的資料所包括的信息是可靠的,足以作為編制財務報表的基礎。我們也將確定:這些信息是否在財務報表中得到恰當的表達。

由於審計的測試性質和其他固有的局限性,以及任何一種內部控制制度的固有的局限性,甚至有些重要的反映失實,可能未曾發現,所以風險總是免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