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中級)學習指導—生產與業務管理

一、 現代生產與業務管理的特徵

需掌握:

現代生產與業務管理的特徵:

1. 管理範圍擴展了,因為把研發、制定生產戰略以及售後服務等活動都納入生產業務管理,

2. 管理難度加大,因為多品種、小批量成為現代生產業務類型的主流,相應地對這種生產類型的組織、計畫、控制等工作難度很大;

3. 生產與業務方式不斷革新,製造資源計畫、準時生產、敏捷製造、電子商務等先進生產與業務方式相繼出現;

4. 以計算機為代表的先進管理技術被廣泛採用。

    一般了解:現代生產與業務管理的趨勢:

購銷方式趨向於無紙化的電子化(b to b);

  高智慧型的生產控制程式和柔性生產體系逐漸取代傳統工藝;

  零庫存管理趨勢明顯;

  質量控制趨於自動化。

 

二、生產與業務系統設定

需掌握:

工業企業按不同標誌可分為不同的生產類型,重點掌握以下幾種劃分依據與內容:

1)按接受任務的方式可分為訂貨式生產和存貨式生產

訂貨生產方式與存貨生產方式的主要區別:(見下表)

 

訂貨式生產

存貨式生產

生產根據

用戶提出的具體訂貨要求

市場需求量的預測

生產管理的重點

交貨期

產、供、銷之間的

銜接

庫存

組織生產

按期

按量

2)按生產任務的重複程度和工作地的專業化程度可分為大量大批生產、成批生產和單件小批生產。

不同生產類型及對生產管理的影響:見p99頁表4-2-1。其中,不同生產類型即指大量大批生產、成批生產和單件小批生產。這些類型在成本方面從低到高、在生產設備方面從專用化到通用化、在產品設計方面從高標準化到低標準化、在生產控制方面從易到難、在經濟效益方面從好到差等等。請記憶不同類型所舉的典型行業的例子,比如,汽車製造廠對應大量大批生產、工具機廠對應成批生產、重型機械廠對應單件小批生產。

例:汽車製造廠的工藝裝備是( )型的。

a.通用 b 專用 c通用與專用兼有 d標準化

其餘劃分方法請見書p99。

三、生產能力的確定

廣義生產能力:指技術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綜合。(熟悉)

狹義生產能力:企業在一定的生產組織技術條件下,在一定時期內,全部生產性固定資產(指計畫期內用於生產的全部機器設備的數量,廠房和其他生產用建築面積,不包括已報廢的、不配套的、封存待調的設備和企業備用的設備,也不包括一切非生產用的房屋面積和場地所能生產某種產品的最大數量或所能加工處理某種原材料的最大數量。

影響企業生產能力的因素:固定資產數量、固定資產的工作時間、固定資產的生產效率(常用指標有單位機器設備的產量定額、單位產品的台時定額、單位時間、單位面積的產量定額或產品生產面積占用額)。這三個因素也是進行生產能力核算的基礎,所以一定要注意與此相關的計算題,比如,固定資產數量的計算、工作時間的計算、生產效率的計算或三者綜合起來的生產能力的計算。

注意:生產單一品種產品的企業的生產能力計算公式如下:

生產能力=設備台數×單位設備的有效工作時間×單位設備單位時間產量定額

或:生產能力=設備台數×單位設備的有效工作時間÷單位產品台時定額

式中:單位設備用效工作時間=全年制度工作時間×每日工作小時—計畫檢修時間

1.已知其設備組有機器20台,每台機器一個工作日的有效工作時間是15小時,每台機器每小時生產60件產品,該企業只生產一種產品,求該設備組一個工作日的生產能力是多少?

解;60件/小時 × 15小時 × 20台 = 18000件

2 某車間單一生產某產品,車間內共有車床10台,全年有效工作時208天,單班制,每班工作8小時,設備計畫修理時間占有效工作時間的10%,單位產品的台時定額0.5,則該設備組的生產能力為( )個單位。

a.29952

b. 30082

c.28765

d.28800

解:208×8×(1—10%)×10÷0.5=29952個

所以,答案選a。

3 某車間生產單一產品,車間共有車床5台,全年制度工作日為250天,兩班制,每班工作7.5小時,設備計畫修理時間占有效工作時間的10%,單件產品台時定額為0.5,則該車間的年生產能力為(  )件。

  解:7.5×2×250×(1-10%)×5÷0.5=33750件

 

註:多品種生產條件下生產能力的計算方法:代表產品法、假定產品法。

 

 

四、生產過程的空間組織

生產單位的空間布置(或設計)的三種方法及其各自的特點和優缺點:

工藝專業化方法:按生產工藝性質的不同來設定車間、工段或班組;

對象專業化方法:在工廠內部設定一系列能單獨出產不同產品的產品中心;

定位布置:讓產品固定在某一地點,把所需的工具、設備和技術工人送到那裡從事相應的作業。如船舶、飛機的製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