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師《中級工商管理專業知識與實務》筆記(10)

八、生產與業務計畫: 
需掌握: 
 年度生產計畫與生產作業計畫的區別與聯繫:從定義入手看區別,一個是年度內的總體計畫,一個是具體到月、周、日、時的落實計畫。 
 安排進度計畫的方式:把企業全年生產任務按品種、規格、數量具體地按季、按月進行分配。 
 不同生產進度安排方式優缺點比較:(p104) 
均衡安排:用庫存來調節季節性銷量變動, 
變動安排:生產隨市場需求量的變動而變動,因此庫存較少; 
折衷安排:介於上述兩種方式之間。 
 期量標準的概念:為製造對象(產品及零部件)在生產期限及數量方面規定的標準數據,它決定了生產過程各環節之間在生產數量和期限之間的銜接,保證了生產過程的連續性和均衡性,是編制生產作業計畫的重要依據。 
1)批量的概念:相同產品(或零件)一次投入和出產的數量。批量可用經濟批量計算公式求出。經濟批量是指年設備調整費用與年庫存保管費用之和最小時的批量。 
總費用= 年庫存保管費用 + 年設備調整費用 
= (q/2)·c+ a·(n/q) 
可見,批量越大,年庫存保管費用越大,但年設備調整費用越小。所以應該從全局出發,尋求一個最合理的批量,使總費用最小。 
經濟批量q= 
其中:n為年產量; 
a為一次設備調整費用 
c為單件產品的年平均保管費用 
例.見書p126頁案例分析題(一)。 
2)生產間隔期的概念:指相鄰兩批產品(或零件)投入的時間間隔或產出的時間間隔。生產間隔期=批量/平均日產量 
3)生產提前期的概念:指產品在各工藝階段投入產出的時間與成品出產時間相比所要提前的時間,分為投入提前期和出產提前期。它是按照反工藝順序逐個車間制定的。當前後車間生產批量相等的情況下,投入提前期和出產提前期分別用下列公式求得: 
車間投入提前期=本車間出產提前期+本車間生產周期 
車間出產提前期=後車間投入提前期+車間之間保險期 
4)在制品定額的概念:指在一定的技術組織條件下,各生產環節上為了保證生產銜接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在制品儲備量。 
確定批量、提前期、在制品定額的基本方法或思路:不同的生產類型,其期量標準不一樣,因此編制生產作業計畫的方法也不一樣: 
1)大量大批生產的期量標準有節拍、流水線工作指示圖表、在制品定額。大量流水線條件下,在制品定額分為流水線內部在制品定額和流水線之間的在制品定額。供需流水線的節拍相等時,流水線之間的在制品只包括運輸、保險在制品,節拍不等時,包括周轉在制品和保險在制品。 
大量大批生產企業採用在制品定額法編制生產作業計畫。其公式見p105。 
2)成批生產的期量標準有:批量、生產間隔期、生產周期、在制品定額、提前期。成批生產企業採用提前期法(累計編號法)編制生產作業計畫。即從年初或從開始生產這種產品起,依成品生產的先後順序,為每一件產品編上一個累號,累計號越接近投入階段,其累計編號越大。在同一時間上,產品在某一生產環節上的累計號數,同成品出產累計號數相比,相關的號數即為提前量。提前量的大小同產品的提前期成正比,其關係式如下:提前量=提前期×平均日產量 
3)單件小批生產的期量標準有生產周期、提前期。這類型企業一般採用生產周期法和網路計畫技術來編制生產作業計畫。 
註:主要掌握各類型企業的期量標準和編製作業計畫分別採用的方法。 
例:成批生產類型企業在編制生產作業計畫時,一般採用( ) 
a.生產周期法b. 累計編號法 c.提前期法d.在制品定額法 
e. 看板管理 
答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