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師《中級工商管理專業知識與實務》筆記(3)

國際承包契約 
國際勞務輸出:三個優點見書p23頁

3.電子商務:現代信息技術為載體,通過internet伺服器,實現國內外供需雙方的直接溝通和交易。
其特點是:跨越時空,低交易費用,高效率快節奏。(p24)

4.國際戰略聯盟:指來自不同國家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建立的戰略聯盟,它可以涉及到從研發到銷售的任何價值鏈活動。具有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風險共擔和利益共享等特點。
類型:按組織形式的不同分為國際合資公司和國際合作企業,二者區別是:前者合作的依據是股權關係,後者合作的依據是契約性的合作協定。
按價值鏈環節的不同分為研發聯盟、生產聯盟、供應-生產聯盟等,請著重記憶該段落中出現的例子p25。
按聯盟實體所在地不同分為內向型和外向型聯盟。(p25頁)
其中,開發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存在一種特殊的聯盟形式,即貼牌生產。指從事生產加工的一方根據oem訂單要求生產產品,在規定時間內交付委託方,然後,委託方在這些產品上貼上自己的商標並通過自己的銷售渠道銷售給顧客。如格蘭仕微波爐。
貼牌生產是: 生產 + 行銷的聯盟(04年考題)
成本優勢+ 品牌優勢的結合
 動因:p25—26頁。(要求掌握)
 管理結構:一方主導型、分享型、分開管理型、獨立管理型和輪流管理型。(要求熟悉)p26

5.對外直接投資:國際化經營的最高級階段。在其他國家的企業中擁有全部分或大部分的所有權,可新建也可併購。
掌握直接投資的戰略好處:p24頁。

(二)本土化戰略
指跨國公司進入某國市場後,努力融入東道國的經濟體系,成為具有當地物色的經濟實體的發展戰略。生產、行銷、管理、人事等要素都可能當地化。
本土化戰略體系的構成:
從低到高,依次是生產製造的本土化,人力資源的本土化,產品研發的本土化,行銷管理的本土化,資本運營的本土化。(p27)
注意各項內容的主要作用,比如:生產製造本土化是本土化經營的第一步;
產品研發本土化是獲取競爭優勢的根本源泉;
 資本運營本土化是本土化的最高級階段。

企業組織結構的設計

一、企業組織結構設計的影響因素
 需掌握:
企業組織結構的概念:是指企業全體員工實現企業目標而進行的分工協作,在職務範圍、責任和權力方面所形成的結構體系。這一概念注意與後面將要學習的組織機構相區別,組織結構是指企業整體而言,而組織機構一般主要指企業高層管理結構。
組織結構設計的影響因素:六個方面
(1)企業制度(個人、合夥、公司制)是決定組織制度的首要因素。其中,公司制企業部門設定較多,因此其管理層次較複雜。
(2)企業外部環境,包括一般環境和競爭環境。
最重要的是企業環境的不確定性。其涵義及其分類:不確定性主要通過兩個因素反映,一個是環境的複雜性,另一個是環境的穩定性。這兩個因素在同一矩陣中進行不同組合,即形成企業環境的四種不確定性類型:如書上p34表2-1-1所示。在此,還應注意與各種類型的環境相對應的不同類型的企業的舉例,出題可能性較大。
例(04年考):生產加工食品的企業,如果從環境的複雜性和穩定性來衡量,其環境屬於( )
a.低度不確定b. 中低度不確定c.中高度不確定d.高度不確定
對環境不確定性的組織設計對策:p35表2-1-2。具體有增加企業的職能部門數,加強管理中的綜合協調職能,增加組織結構的柔性,強化計畫、預測職能。
但最主要的應記住兩條基本的通用原則:
a.環境越不穩定,越需要柔性結構,反之則需剛性結構;
b.環境越複雜,越需要綜合任務與計畫導向,部門設定也因而越多。
(3)企業經營戰略:戰略對組織結構的影響根據企業經營的實踐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1962年美國學者錢德勒在其《戰略與組織結構》一書中提出:“組織結構因企業戰略而異”的觀點。

按企業經營領域的寬窄分:

戰略類型組織結構單一經營集權的職能制副產品多種經營集權的職能制相關多種經營分權的事業部制相連型多種經營(一體化)混合型組織結構非相關多種經營徹底分權的母公司制
注意相連型與相關型的區別:相連型主要指縱向一體化經營,即前向、後向一體化;而相關型主要指以相同技術為核心橫向擴張的多元化經營。
第二,按管理職能的關鍵性可分為不同的戰略中心,對應不同的組織結構類型,如質量型、開發型、行銷型和生產型等。
第三,根據對既定項目如何進行競爭的方式和態度將經營戰略分為保守、風險和分析型三類,它們也分別要求不同的組織結構。
戰略類型組織結構保守型剛性結構以利於嚴密控制(職能制)風險型柔性結構以利於創新(事業部制)分析型剛柔混合(矩陣制)


詳細特徵請參見書上p36頁表2-1-3。

經濟師《中級工商管理專業知識與實務》筆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