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經濟師《人力資源》大綱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勞動力市場
考試目的
通過本章的考試,檢驗考生是否掌握了勞動力供給和需求的基本原理,是否能夠運用勞動力市場的基本理論對勞動力供給行為和勞動力需求行為進行簡單的分析,考察考生是否能夠理解政府在勞動力市場上所能夠發揮的作用以及政府政策所可能產生的經濟影響。其主要目的在於檢驗考生對於與勞動力市場有關的基本經濟學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考察考生對勞動力市場是否有了一個總體性的概念,以及能否聯繫實際地對勞動市場理論以及相關公共政策進行分析並加以簡單的運用。
考試內容
(一)勞動力供給
掌握個人勞動力供給曲線的形狀及其經濟不含義,熟悉個人勞動力供給曲線與市場勞動力供給曲線之間的關係;掌握勞動力供給彈性的概念,掌握勞動力供給彈性的幾種基本情況及其圖形表述;掌握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在個人勞動力供給決策中的作用;熟悉家庭生產理論的基本內容,掌握在經濟周期中的衰退時期可能出現的兩種與勞動力供給有關的現象,掌握在一個人生命周期中的勞動力供給決策的特點及其原因。
(二)勞動力需求
熟悉邊際收益遞減規律的基本內容,了解邊際收益遞減規律與短期勞動力需求曲線之間的相互關係;掌握勞動力過際產量曲線與勞動力總產量曲線之間的關係;掌握競爭性企業的短期勞動力需求曲線及其形狀;掌握競爭性企業中的勞動力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的關係,掌握競爭性企業的雇用原則;掌握長期勞動力需求和短期勞動力需求之間產生差別的根本原因;掌握工資率變化對勞動力需求所產生的規模效應和替代效應的作用過程及其作用方式;掌握勞動力需求自身工資彈性的概念及其計算方法;熟悉勞動力需求曲線的幾種基本彈性類別;掌握在勞動力需求彈性不同的情況下,工資率變化對工資總量變化的影響;熟悉派生需求定理,了解最終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的定義,掌握最終產品需求價格彈性與勞動力需求彈性之間的關係;掌握其他要素對勞動力替代難易程度對勞動力需求彈性的影響;掌握其他生產要素的供給彈性與勞動力派生需求彈性之間的關係;掌握勞動力需求曲線比短期勞動力需求曲線更富有彈性方面的作用;熟悉勞動力需求彈性與工會活動之間的關係;掌握勞動力需求的交叉工資彈性的含義。
(三)勞動力市場均衡
熟悉勞動力市場均衡圖形表示及其含義熟悉可能導致勞動力供給曲線的移動的因素以及移動的方向掌握勞動力供給曲線的移動對於均衡工資率與均衡就業量的影響;掌握產品市場的變化對勞動力需求的影響,掌握資本價格變化對勞動力需求所產生的規模效應和替代效應的作用方式,熟悉勞動力需求曲線的移動對於均衡工資和均衡就業量的影響。中華會計網校 
(四)勞動力市場運行結果及政府的作用
掌握勞動力市場的存量-流量模型以及失業率的計算公式;掌握洛倫茨曲線的基本開關及其經濟含義,掌握基尼係數的基本含義及其計算方法掌握導致個人收入分配格局變化的主要因素;掌握政府對勞動力市場的作用方式和手段,掌握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收入政策、人力政策以及產業政策的基本內涵及其對勞動力市場的作用方式;掌握最低工資立法可能帶來的勞動力市場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