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里自考路

前幾天見網友的帖子,說不贊成自考生把自己當成弱勢群體來博得別人的同情,我很同意這個觀點,自考生的確不是弱勢群體,自考生不僅在各個行業里都有出色的人才,而且越來越多的因為種種原因沒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選擇了加入自考大軍,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認可自考學歷,越來越多的人關愛著自考生。

  儘管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人喜歡比較,自己與別人比,別人與別人也比,比工資的多少、比職務的異同、比房子的大小、比學歷的高低,甚至比學歷與學歷的不同。與是就有了某些招聘單位 “正規院校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言下之意自考不屬正規院校)” 的錄用要求,就有了某些人“至少正規院校大專學歷”的擇偶要求。但是這種比較其實是人性之外的一種社會比較,最容易使人用別人的模式來框定自己的人生,讓本是鮮活而獨特的生命失去原有的張力。

 
選擇自考的人大至有三種情況:一種是因為父母期待值太高,所以加入自考;第二種是曾經有過很好的學習機會,但是自己沒有珍惜,而當它在回憶里出現的時候才看到機會背後的珍貴,當生活不盡如人意的時候才對那個機會產生了留戀,於是回頭自考;第三種是曾經在求學歷程的緊要關頭出現過重大轉折,而這種轉折大多不是喜劇,於是在時機成熟的時候用自考來充實自己的人生。在這三種人里,有的人為自己沒能進入“正規”院校而遺憾終生,有的人則慶幸自己多虧選擇了自考;有的人說:人生的路真是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呀!有的人說:我的路就應該這樣走,我無法為沒有實現的事情做以後的猜測。做出什麼樣的判斷,取決於你選擇相信什麼,自考的意義也就因你的選擇而異了。

 
 如果說自考是鐵打的營盤,自考生就是流水的兵。自考生來了又走了,留下了形形色色的心情故事,形成了人生路上的別樣風景。所謂“人在江湖身似萍,處處無家處處家”,人在江湖所恃者,也就只有自身的武功了,沒過招的時候別人或許會瞧不起你的門派,一旦你打贏了你就是英雄,誰還會在意你門派出身的高低貴賤呢? 


 自考是長長的365里路,有的人走到目的地,有的人半途而退。長長的自考365里路,一路行來,處處風景,有沙漠,也有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