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人生一段最美好的記憶

  參加自考是很多年前的事了。至今想來仍十分的美好。
參加自學考試,是在大學畢業之後。當時感覺工作不是很滿意,原專業也不夠用,於是想找個地方“充充電”,到處打聽,才發現自考是既便宜又方便的開放大學:便宜是說自考的每門課程不過數十元,哪有這么便宜的大學?方便就更不用說了,不用出遠門,隨時隨地可以自行安排時間學習,哪有這么自由的大學? 
那時單位就我一個人參加自考,也沒有人可以討論。於是到自考辦諮詢如何報考。自考辦的老師特別親切,因為他們認為能夠參加自考的人都是積極上進的好青年。我根據他們的介紹,把整個課程都作了一個規劃,計畫在四年內通過所有的課程考試及論文答辯。課程共有17門,這樣我每年必須參加至少5門課程的考試,3年半考完所有課程,留下半年的時間寫論文。
計畫制定好,第一次我報了4門課。說實話,那時候心裡並沒有多少把握。我擅長的是制定計畫。有了大的計畫,我又制定了小計畫,針對這4門課如何安排學習,我每天都有具體的要求。那段時間的學習堪稱刻苦,3個月左右時間把4本厚厚的教材看了4遍,終於順順利利通過了4門課程的考試。
開始的順利通過給了我充足的信心。接下來一年多時間,我按照最初的模式,基本上是每半年2至3門課,很順利的進行著自學考試。但是到了我考完大約13門的時候,情況發生了急劇變化:一年到頭不斷有學習壓力,人感覺很疲勞,心情比較糟糕。更何況我本來就有大學文憑,這個自考文憑拿不拿都無所謂。心裡想放棄了。這是很多人都有的想法。那年有兩門課的考試,我破天荒的只通過一門,情緒之低落無以言表。
幸好看到周圍的自考人群在不斷的增加。在自考辦,報名參加考試的人都得排隊。越來越多人參加自考,又給我增加了信心。咬咬牙,我堅持了下來。除了補考那門課程後,其他課程都按照計畫全部順利通過。1998年我去杭州參加論文答辯,下半年取得畢業證書。取得證書時的那種愉快和成就感遠遠勝過大學畢業時的感覺,真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