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通關寶典:我如何一次過六科專業課

作為自學考試的考生,我們有著共同的目標,那就是順利通過各門的考試。

我是在04年的7月份開始我的自考生涯的。10月份,迎來我的第一次考試——兩門公共課,我順利過關;緊接著是1月份的6門專業課,我又是一路綠燈。我的自考之路,可以說是一帆風順吧,在這裡我想說說自己成功過關的一點心得,算作“拋磚引玉”,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考試過程中的一些經驗和體會。

自學考試的道路是艱辛的——這應該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共同感觸。可是既然已經選擇了自考,就不能再徘徊、躊躇。因為當你還在猶豫時,別人已經上路了,那么你在起步時就已經落後了,所以,我們一定不要輸在起點上。選擇自考,首先一定要擺正心態,做好迎接一切挑戰的準備,這可以算是——打好“心理第一戰”吧。

具體考試感受,我想就先從平時的學習談起吧。要想更好的學習,更高的提高學習效率,氛圍是關鍵。

從國小到中學,老師總是在開學時就給我們灌輸學習的三部曲——課前預習,課上聽講,課後複習。年年如此,科科如此。這固然是一套很好的學習方式。然而,對於參加自學考試的我們,終歸有些不適用。而且,我們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已經就業或成家,甚至有的已為人父母,所以,單在時間上,對我們就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故我認為,這一步我們大可以一跨而過,直接進入最關鍵的第二步——課堂聽講(然而如果時間上真的允許的話,有了預習這步,可是一個不小的優勢,一定要好好把握啊)。

聽課——這確實是占據著舉足輕重地位的一步啊。因為課下我們的時間太過有限,所以這步,我們一定要把握好。也就是要儘可能的保證自己聽課的出勤率,而且要儘可能的提前一些到達教室,為更高的聽課質量作好保障(我在此處,做的就很好。可以說無論颳風下雨、酷暑寒冬,我幾乎從沒有缺過課)。課堂上的時間,是關鍵中的關鍵。一定要盡力提高自己聽講的效率。握著筆,隨時記下你認為的老師所講的對你有用的每一句話。以確保自己在聽課的同時不僅僅學到了課本上的知識,同時聯繫自己的工作(這一點上我們應該是有優勢的),活學活用,這樣,必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不懂的或是老師上課所提到的問題,如果感覺可能會考,就一定要認真思考,和同學之間展開積極的討論,不要有任何的遺漏或是疏忽,因為,保不準你所遺漏的問題,就是將來的考卷上所出現的。真是那樣的話,一旦我們將來在考場上見到它,再怎么罵自己都是白搭。

課後的複習就像餐後的清湯,既潤喉,又有助於消化,也是必不可少的。無論是盡力抽取工作之餘的十多分鐘,還是臨睡前的三五分鐘,捧起課本,對已經講過的課程做一下咀嚼,回味,即使是僅僅看一下你上課作過標示的內容,也一定會讓你收穫良多的。

接著是應考時刻,對我們來講,這一時刻可也是至關重要的。自考千萬別瞧不起“臨陣磨槍”,平時的聽課學習固然重要,但考前複習和聽串講對自考而言可以說是事半功倍的法寶,我就讀的新現代學校在這點上做的就很好,實際上,好多人不太重視的“串講”能夠拯救不少徘徊在及格線以下的同路人,而這種方式又省時省費(有些還是免費的),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就我自身而言,考前複習和聽串講的確讓我獲益匪淺。

為了更有效的利用好這一時間,我是這樣做的:通看課本——僅僅看自己課堂上所標記的內容,一方面因為時間不允許看更多,更重要的是如果滿課本看的話,你一定會看暈了頭的,而且,效果也不見得好。而只看有標記的內容,則更容易找到重點,就好象吃已經去過了皮,挑過了籽的西瓜,放心地去吸收它的精華好了,不用擔心會被咯了牙或是澀了嘴的。而且你也有更充足的時間在此過程中結合自身的工作和生活中的實例,融會貫通,讓你記得更快也記得更準。如果此刻的你實在是連這點時間也抽不出來的話,那你只能選擇最後的辦法(最後的絕招喔,靈不靈驗就因人而異了)——對老師最後的幾節串講課,吃飯時聽,工作時聽,家裡聽,公車上也聽,反反覆覆的聽,直到可以熟練記住其中的每一個知識點。這樣,考試時,即使臨場發揮,你也會更有方向感,不僅節約時間,也提高了你答題正確率。

最後是考前的三到五天時間,這一時刻,也一定不要有任何的放鬆,而是要越加的珍惜,越好的加以利用。你可以將歷年的試題,一題不放過的做懂,做通,尤其不能放過任何一個你尚有異議或是不會的內容。因為既然以前考過的,那也就是說它在考試的範圍以內(即使不是原題,也是知識點),所以要考的機率就會很高。這是真理,不可不信的喔。同時在這幾天中,像《鄧小平理論概論》、《政治經濟學》等這樣的識記內容相對較多,答題又很有標準化,不宜臨場發揮的科目,你大可以利用好這幾天來大背特背。放心吧,背完後,你還來不及忘記,就已經坐在了考場內,洋洋灑灑的寫在了試卷上了。而像《數量方法》《財務管理》等一類的存在大量計算的科目,平時學習就很重要了,不過有了考前的強化和預熱,一定會讓你在考場上作起題來更加的得心應手的。所以,最好你可以在考前的最後一夜,抽出點時間,就某一套試題,作一個自我的測評,哪怕是只重過程,不重結果,僅僅將作題的步驟系統的想一下,對明天的考試也是益處多多的。

這些就是我在考試過程中的一些體會,至於具體的科目,還要具體對待,並可以結合你自身的特點,靈活貫通。願我們在同行的自考道路上,走得更順,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