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資格考試《高級會計實務》考試總複習十(6)

(十)存貨控制  

1. 崗位分工控制。  

(1)建立存貨業務的崗位責任制,明確相關部門和崗位的職責許可權,確保辦理存貨業務的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制約和監督。  

(2)存貨業務的不相容崗位:存貨的採購、驗收與付款;存貨的保管與清查;存貨的銷售與收款;存貨處置的申請與審批、審批與執行;存貨業務的審批、執行與相關會計記錄。  

(3)不得由同一部門或個人辦理存貨業務的全過程。  

2. 授權批准控制。  

(1)明確審批人對存貨業務授權批准的方式、程式和相關控制措施,規定審批人的許可權、責任,審批人不得越權審批。  

(2)明確經辦人員的職責範圍和工作要求。對於審批人超越授權範圍審批的存貨業務,經辦人有權拒絕辦理,並及時向審批人的上級授權部門報告。  

(3)嚴禁未經授權的機構或人員辦理存貨業務。  

(4)制定存貨業務流程,明確存貨的取得、驗收與入庫,倉儲與保管,領用、發出與處置等環節的控制要求,設定相應的記錄或憑證。  

3. 取得、驗收與入庫控制。  

(1)外購存貨,應符合《採購與付款》等內部會計控制規範的有關規定。  

(2)接受投資者投入的存貨,其實有價值和質量狀況應當經過評估和檢查。  

(3)其他單位抵頂債務的存貨,取得時應經過單位有關部門和人員審核批准,其實有價值和質量狀況應當符合雙方的有關協定。  

(4)嚴格存貨驗收制度,重點是對取得存貨的品種、規格、數量、質量和其他相關內容進行驗收。  

(5)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存貨的會計核算。  

(6)設定存貨實物明細賬。加強對代管、代銷,暫存、受託加工存貨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