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通07年中級會計實務內部講義連載(二)

1.2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 (一)會計原則分類考試大

類別

衡量會計信息質量的一般原則

確認和計量的一般原則

修正原則

具體原則

客觀性原則 可比性原則 一貫性原則 相關性原則 及時性原則 明晰性原則 權責發生制原則 配比原則 歷史成本原則 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原則 謹慎性原則 重要性原則 實質重於形式原則 (二)重點會計原則解析

重點原則

內涵

實務套用

相關性原則

有用性原則----針對會計信息使用者而言。這裡需特別注意的是:會計信息的服務方向要不偏不倚。

權責發生制與配比原則的區別與聯繫

不同點

收入和費用的期間歸屬。

配比原則解決的是,收入和費用的匹配關係。

利潤表的項目排列就體現了配比原則;而權責發生制原則在實踐中最為常見的是待攤和預提的處理。

聯繫

配比原則是權責發生制的補充。

重要性原則

1.對於會計業務的處理要抓住重點。

2.重要程度的判斷:量 質

只要具備其中一條即可認定為重要事項。

成本法與權益法的選用

合併報表中的抵銷內容的選擇

實質重於形式原則

實質----經濟實質;形式----法律形式在進行會計處理時,應當以經濟實質為準,而不受法律形式的制約1.合併報表的編制

2.融資租賃的會計處理

謹慎性原則

對於可能收入不確認;對於可能損失要確認。

八項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
在物價持續上漲時,對於存貨發出計價採用後進先出法
加速折舊法
或有事項的處理

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原則

關鍵是該支出是否與當年收益匹配。與當年收益匹配的支出是收益性支出;與幾個年度收益匹配的支出是資本性支出。

一般來說,凡是為流動資產墊付的支出,均可認定為收益性支出;凡是為長期資產墊付的支出,均可認定為資本性支出。

對於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新制度規定應作收益性支出處理。

可比性原則與一貫性原則的比較

相同點

不同點

措施

都是為了資料的口徑一致

可比性原則是保證企業之間的資料口徑一致;而一貫性原則則是為了保證同一企業不同會計期間的資料可比。

為了貫徹可比性原則,應採用國家統一規定的方法去進行會計處理;而為了保證一貫性,則要求企業在選擇會計政策要保持前後期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