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中級考試會計科目考前培訓基礎班講義4

 

第三章 存 貨

本章應掌握的主要內容
本章2005年試題的分數為4分, 題目類型涉及單項選擇題和判斷題。考核的內容主要有:委託加工物資的計價、存貨跌價準備的核算和先進先出法的運用等。
(1)掌握存貨初始計量的核算
(2)掌握存貨期末計量的核算

第一節 存貨的確認

存貨是指企業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或者為了出售仍然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或者將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存貨在符合其定義,並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時,才能加以確認:
(1)該存貨包含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2)該存貨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第二節 存貨的初始計量

存貨應當以其成本入賬。存貨成本包括採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一、外購的存貨
外購的存貨,其成本由採購成本構成。存貨的採購成本一般包括採購價格、進口關稅和其他稅金、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直接歸屬於存貨採購的費用。 
此處應注意一般工業製造業和商品流通企業存貨採購成本的差異。
1.發票二、通過進一步加工而取得的存貨
存貨成本=採購成本+加工成本+其他成本
(一)存貨的加工成本
存貨的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製造費用。
(二)存貨其他成本
存貨其他成本是指除採購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所發生的其他支出,如為特定客戶設計產品所發生的設計費用等。
下列費用不應當包括在存貨成本中,而應當在其發生時確認為當期費用:
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製造費用;
2.倉儲費用(不包括在生產過程中為達到下一個生產階段所必需的倉儲費用);
3.商品流通企業在採購過程中發生的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等費用。

三、投資者投入的存貨
按照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作為實際成本。
借:原材料(庫存商品等)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實收資本(或股本)
 (在註冊資本中享有的份額)
資本公積(差額)
【例題1】甲公司的註冊資本為1000萬元。2005年3月15日,甲公司接受乙公司以一批原材料進行投資。該批原材料發票上註明的金額為200萬元,增值稅為34萬元。雙方協商按發票金額作為確認的價值,占甲公司註冊資本的15%,假定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甲公司的賬務處理為:

借:原材料 2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34
貸:實收資本 150
資本公積 84

四、接受捐贈的存貨
1.接受捐贈時
借:庫存商品、原材料等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進項稅額)
貸:待轉資產價值----接受捐贈非貨幣性資產價值
銀行存款等
2.期末,結轉"待轉資產價值" 
(1)如果接受捐贈待轉的資產價值全部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
借:待轉資產價值-接受捐贈非貨幣性 資產價值(按賬面餘額)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資本公積--接受捐贈非現金 資產準備(按差額)
(2)如果企業接受捐贈的非貨幣性資產金額較大,經批准可以在規定期限內分期平均計入各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各期計算交納所得稅時
借:待轉資產價值-接受捐贈非貨幣性 資產價值(按主管稅務機關審核 確認當期應計入應納稅所得額的待轉捐贈非貨幣性資產價值部分)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資本公積----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準備(按差額)
【例題2】a公司於2004年3月20日接受b公司捐贈的一批原材料,b公司開具的發票上註明的原材料價款100萬元,增值稅17萬元,a公司用銀行存款支付途中運費和保險費3萬元(假定運費不能作為進項稅額抵扣)。假定a公司接受捐贈的存貨應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

2004年3月20日,a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原材料  103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7
貸:待轉資產價值-接受捐贈非貨幣性資產價值117
銀行存款 3
(1)若a公司2004年稅前會計利潤大於零,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33%,假定無其他納稅調整事項,a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待轉資產價值----接受捐贈非貨幣性資產價值 117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38.61
資本公積----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準備  78.39
(2)若a公司2004年稅前會計利潤小於零,假定無其他納稅調整事項,則a公司應按在抵減當期虧損後的餘額與現行所得稅稅率計算的應交所得稅,貸記"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科目,按其差額,貸記"資本公積----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準備"科目。假定a公司2004年稅前會計利潤為-17萬元,a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待轉資產價值----接受捐贈非貨幣性資產價值 117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117-17)×33%]33
資本公積----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準備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