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教材難點講義《會計合併報表》-第二部分7

內部銷售收入及存貨中未實現的內部銷售利潤抵銷

上海網友:cj

【例6】母公司上期從子公司購入存貨1000元,全部未銷售,本期又購入1000元,子公司的內部銷售毛利率為20%,本期母公司將上期購入的存貨全部售出,本期購入存貨售出30%。

借:期初未分配利潤200

貸:主營業務成本200

說明:

①上期購入存貨本期全部銷售應抵銷上期內部未實現銷售毛利。

合併報表編制的實質是在母子公司匯總報表基礎上通過抵銷分錄的加減會計處理後計算得出。在第二年仍是根據母子公司的個別會計報表匯總後通過抵銷分錄的加減會計處理後計算得出。對於上期銷售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已通過期末結轉未分配利潤中,那么上期的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已不存在,也不須抵銷。本期只須抵銷上期末未分配利潤即本期初未分配利潤。在例6中應抵銷上期內部未實現銷售毛利=1000×20%=200元,即借記期初未分配利潤200元。

②上期購入存貨本期全部銷售還應抵銷虛增的主營業務成本。


根據合併報表的基本理論:集團公司內購入單位實現了全部(或部分)對集團公司外銷售,則它所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才是集團公司真正的收入。而它的主營業務成本並非該集團公司真正的成本,這批存貨對外銷售的真正成本應為集團公司內部銷售時銷售公司的主營業務成本。因此,當期對銷售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無須抵銷,而對其虛增的主營業務成本應予以抵銷。在例6中應抵銷的主營業務成本=集團公司內購買公司銷貨成本-集團公司內銷售公司銷貨成本=1000-800=200元,即貸記主營業務成本200元。

③ 對於上述說明可能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對於上期銷售公司”

的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已通過期末結轉未分配利潤中“這段論述是乎遺漏了”所得稅“這一重要因素,同時也提出了所得稅是否要抵銷的問題。”

根據合併報表的基本理論:對於整個集團公司來說,對外銷售所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才是集團公司真正的收入。同時對集團公司外的企業或單位花費的成本、費用才是集團公司真正的成本、費用。上例中集團公司內銷售公司實現內部銷售,雖然未對外銷售,對於整個集團公司來說並未實現銷售利潤,但按稅法規定:該公司實現銷售應繳納流轉稅、所得稅。這部分稅金是向集團公司外的稅務機關繳納的,應視為集團公司的費用,在合併過程中不應予以抵銷。

借:主營業務收入1000 

貸:主營業務成本860

存貨140 

【例7】母公司上期從子公司購入存貨1000元,子公司內部銷售毛利率為20%,本期母公司對外銷售其中得70%。

借:期初未分配利潤200

貸:主營業務成本140

存貨60

說明:

①上期購入存貨本期無論是否對外銷售均應抵銷上期內部未實現銷售毛利。


合併報表編制的實質是在母子公司匯總報表基礎上通過抵銷分錄的加減會計處理後計算得出。在第二年仍是根據母子公司的個別會計報表匯總後通過抵銷分錄的加減會計處理後計算得出。對於上期銷售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已通過期末結轉未分配利潤中,那么上期的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已不存在,也不須抵銷。本期只須抵銷上期末未分配利潤即本期初未分配利潤。在例6中應抵銷上期內部未實現銷售毛利=1000×20%=200元,即借記期初未分配利潤200元。

若本期購買公司對外實現銷售,實現了集團公司真正的利潤,它是無須抵銷的,而上期銷售公司實現的內部銷售毛利已隱含在期初未分配利潤中,應予以抵銷(對應抵銷項目為主營業務成本)。若全部未對外銷售,上期銷售公司實現的內部銷售毛利也隱含在期初未分配利潤中,也應予以抵銷(對應抵銷項目為存貨)。

②對於主營業務成本、存貨抵銷的原理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