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資產評估師資格考試綜合輔導第四講

資產評估的基本方法
資產評估的三種基本方法:市場法、收益法、成本法。這三種方法基本涵蓋了資產評估的全部分析思路;當然,市場法、收益法、成本法只是一個粗略的分類,在每一種分類中,又包含多種具體的方法。
市場法的基本思路是用市場上相同或類似的資產的價格來估測評估對象;收益法的基本思路是將評估客體的未來預期收益折現,以該折現值為基礎估測評估對象;成本法的基本思路是通過估計重置成本來估測被評估對象。顧名思義,這三種思路分別從市場價格、未來收益、重置成本的角度來做評估。
本章重點是三種基本方法的概念、使用範圍、基本思路和基本公式。

(一)市場法
1, 基本涵義
市場法是指利用市場上同樣或類似資產的近期交易價格,經過直接比較或類比分析以估測資產價值的各種評估技術方法的總稱。市場法是資產評估中的一種思路,是利用這種思路進行資產評估的許多具體方法的集合。
原則:替代原則。
思路及方法:比較和類比;比較和類比的對象是市場上同樣或類似資產的近期交易價格。來源:
特點:最為直接和具有說服力。
2, 基本前提
兩個最基本的前提條件:(1),要有一個活躍的公開市場;(2),公開市場上要有可比的資產及其交易活動。注意這裡,參照物與評估對象的可比性是運用市場法評估資產價值的重要前提。簡言之,既然市場法的基本思路是利用市場上相同或類似資產的近期交易價格進行類比,那么,該方法運用的前提就是必須有一個交易相同或類似資產的活躍的市場。
資產及其交易的可比性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功能上;(2)市場條件上;(3)成交時間上。
3, 基本程式
(1),選擇參照物
關鍵:可比性
數量:三個以上
(2),選擇比較因素
(3),指標對比,量化差異
運用市場法的一個重要環節:將參照物和評估對象之間的差異數量化和貨幣化。
(4),在參照物成交價格基礎上調整對比指標差異
初步評估結果 = 參照物成交價格 +/- 對比指標差異
(5),綜合分析,確定評估結果
運用市場法評估單項資產應該考慮的可比因素:功能;實體特徵和質量;市場條件;交易條件。
4, 具體評估方法
(1) 直接比較法

具體評估方法:
第一,現行市價法;
第二,市價折扣法: 
例題1,某快速變現資產,在評估基準日與其完全相同的正常變現價為10萬元,經評估師綜合分析,認為快速變現的折扣率應為40%,因此,擬快速變現資產價值接近於6萬元。
資產評估價值 = 10 × (1-40%)= 6(萬元)

第三,功能價值類比法(類比估價法)
a, 資產價值與功能呈線性關係
例題2,被評估資產年生產能力為90噸,參照資產年生產能力120噸,評估基準日參照資產的市場價格為10萬元,該類資產的價值與功能呈線性關係,則被評估資產的資產評估價值為: 
b, 資產價值與功能呈指數關係
例題3,被評估資產年生產能力為90噸,參照資產年生產能力120噸,評估基準日參照資產的市場價格為10萬元,該類資產的功能價值係數為0.7,被評估資產的資產評估價值為:

第四,價格指數法(物價指數法)
例題4,與評估對象完全相同的參照資產6個月前的成交價格為10萬元,半年間該類資產的價格上升了5%,則資產評估價值為:

第五,成新率價格調整法
 
(2) 類比調整法
這是市場法中最基本的評估方法。
第一, 市場售價類比法來源:
第二, 成本市價法
例題5,評估基準日某市商品住宅的成本市價率為150%,已知被估全新住宅的現行合理成本為20萬元,則其評估價值為:
20×150%=30(萬元)
第三, 市盈率乘(倍)數法
例題6,某被評估企業的年淨利潤為1000萬,評估基準日市場上同類企業平均市盈率為20倍,則該企業的評估價值為:
1000×20=20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