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大學生:人生序幕的差距在這裡拉開

2、注重發展人脈,維護好與老師和同學的關係

讀大學,讀什麼?其實讀的不只是書,還有人。b類的同學人緣最好,因此應該多認識一些人。什麼人呢?你身邊的人--老師和同學。好的老師身上有幾多年的閱歷,有淵博的知識,有自己專業領域的成就,還有比我們更成熟的人生看法。因此,即使畢業了,也要保持和老師聯繫。另外,同學關係也要維護。有意識地嘗試建立自己的日後交往圈子,根據不同同學的特質,分類建立不同的圈子,確定日後的交往方向。一起上課一起生活的同宿舍同學是第一要維護的;接下來是本班同學,可以多了解,然後在普遍來往中確定日後要結交的好朋友;本院系的同學也要聯繫,畢竟一起上過公共課,這些人說不定哪天會成為你的貴人。

3、少在宿舍睡覺,多去圖書館看看書

一個學校最有價值的地方之一是圖書館。如果說,在課堂之外有個最能讓你成長的地方,那就是圖書館。如果在大學裡你很少去圖書館,等於浪費了一大筆財富。我建議大學經常去圖書館隨意翻翻,或多或少都有收穫的。至於看什麼方面的書,我自己有這個感悟:我大學裡看得最好的是人物傳記,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對我成長有很大的好處。另外,我也經常看一些與學科無關的書籍,因為無關並非無用。

c類同學:肯定自己,不入歧途

1、你手中握著失敗的種子,也握著邁向成功的潛能

一張紙可以變成廢紙扔在地上,被我們踩來踩去,也可以折成紙飛機,飛得很高讓我們仰望。一張紙尚且有多種命運,更何況我們呢?雖然c類同學的成績不領先,但不能讓理想也落後。我們沒有理由自暴自棄。一位哲人說:“人生就是一連串的抉擇,每個人的前途與命運,完全把握在自己手中,只要努力,終會有成。”你手中握著失敗的種子,也握著邁向成功的潛能。你有權選擇成功,也有權選擇平庸,就看你如何去選擇。

2、逃課要逃得有意義

逃課是c類同學最愛幹的事情。其實,大學生逃課並非不可饒恕的罪過,大學課堂是相對開放,老師授課也相對包容,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只是大學教育中很有限的一部分。如果一個老師的講課讓你實在聽不進去,與其在課堂上呼呼大睡,浪費大好青春,倒不如逃課去做自己認為值得的、有意義的事情。當你逃課之時,一定要事先有所比較、有所計畫。弄清楚自己逃課的目的是什麼,並且能夠抬頭挺胸地告訴自己:我的課沒有白逃!

3、人人可以創業,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創業成功

c類同學以後最容易創業的,但是這類同學必須明白一個道理: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馬雲說:“對所有創業者來說,永遠告訴自己一句話:從創業得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對的是困難和失敗,而不是成功。”創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是單憑一時的激情就能幹成的事。很多年輕人在從學校畢業之後,就想在社會這個大舞台上迅速實現自己、成就自我的價值。其實,剛剛走出校園的c類同學不妨認真找一份工作,先把帶團隊的經驗、管理公司的經驗學到手後,如果你還抱有強烈的創業的心態,再去創業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