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考研迷惘者的三個忠告

二、毅力成就實力,細節決定成敗

考研科目涉及範圍廣泛,從英語到政治,從數學到專業課;考研又是比拼耐力的賽場,從第一輪筆試到第二輪面試,馬拉松式的複習,偏難題目層出不窮。只有全面系統地複習,只有採用高效學習方法,只有靠綜合實力的角逐才能決勝沙場。如果總結考研的長期戰略和成敗,僅在英語複習方面,就可和各位獻上我的幾點心得。

1.大綱辭彙全部攻克

考研的失利者,往往都是單詞的放棄者。沒有完全掌握大綱要求的基本辭彙和詞義,必然在考試中一敗塗地。原汁原味的語言,地道而微妙的表達,眾多的超綱辭彙,只有在基本辭彙紮實的情況下才能開展推理,否則句句皆難,我們就只有靠支離破碎的理解蒙一下答案了。一個月拿下大綱辭彙,三個月中反覆記誦到位,之後研究超綱辭彙,擴大閱讀量,我們應對這種高難度變態考試才能無堅不摧。

2.歷年真題多遍研究

不重視真題的人是可恥的,只複習一遍的人是可悲的。考研英語精華盡在歷年真題,反覆剖析命題思路、各類題型、解題策略、長難句,複雜語言現象以及干擾項,就可以做到以有限而至無限。把真題複習透了,掌握訓練方法,就可以高效突破考研英語的種種障礙,在基本功上有顯著的提高。閱讀文章學習完畢,又可作為翻譯材料繼續練;寫作範文學完,也可進一步練習英漢互譯。可惜多數同學只是蜻蜓點水般學過一遍,未能掌握已經淡忘,考場上就只剩下盲目地掙扎了。

3.不同階段不同重點

考研學習是個持久戰,在不同的階段必須把握好不同的複習重點。在英語方面,暑期把握好歷年真題,背單詞攻語法;秋季要查漏補缺,把木桶的短板加長,反覆複習真題細節,同時擴大閱讀範圍;考前要計時模擬,掌握考試節奏。每個階段都不可放棄英語。很多考生在某一個階段中斷了複習,導致前功盡棄。不管大家情況如何,要常常學習外語,聽力也不能放棄,因為複試要考,臨時抱佛腳沒有用處,只有堅持才能鍛造出實力。

由此可見,考研的複習靠的是耐心和毅力。考試前有很多人患得患失,退出了考研角逐,還有不少人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複習效果難以保證。真正的勝利者,是那些甘於寂寞,熱愛挑戰,孤獨地長跑並且堅持到終點的人。

三、勤者為才,惰者無用

關於考研價值觀,為什麼今年會有這么多的大討論?是因為碩士學歷已經不能給我們就業安全感了嗎?有些學者認為考研不一定能造就人才,反而造就太多脫離社會的庸才。此觀點雖然偏激,卻也有其道理。不可否認,由於研究生數量不斷擴招,目前各大學研究生的素質水平良莠不齊,不少人盲目追逐高學歷,卻忽視了真才實學的獲得。而高校師資力量的匱乏,人才的不斷流失等種種問題也暴露出來,一個導師居然可以帶十幾個研究生,一年只和學生見面幾次。研究生沒有人管,放任自流,必然模糊了自己的奮鬥目標。當然,希望這只是個別現象。

走進大學研究生群體,你會發現學生們會有三種不同的表現。第一種是受到大學濃重的學術氛圍薰陶,全力投入專業學習,在導師的指導下潛心研究專業學問,博覽群書,實現知識和能力的積累,在大學的殿堂中盡情積累、盡情獲取。第二種學生忙忙碌碌,四處打工和社交,精力分散,寶貴的三年卻用來掙小錢,因小失大,學問方面一無所獲。第三種學生是墮落的一代,被錄取之後就感覺實現了人生目標,三年中不思進取,只顧戀愛、上網和打遊戲,睡懶覺和撬課者大有人在,最終抄篇論文、混個學位就算了事。由此可見,如此自我放任,大批研究生變成庸才並不奇怪。

其實,考研奮鬥本身是人生升華的重要階段,奮鬥者們一年的拼搏也是勇氣可嘉。但我們的努力千萬不要半途而廢。就像2004年考研英語寫作的題目所說:“終點又是新的起點。”如何在錄取後繼續奮鬥,最終實現人生價值還要靠自己,制定長期和短期的戰略,戰勝自我的惰性,挑戰知識學問的巔峰,要靠更加持久和堅強的毅力。我堅決反對學歷無用論,但太多的注水學歷確實加重了大家的猜疑,使我們對考研的意義產生了疑問。讀研的最終結果,不管是從事科研教學,還是走向商業法律,還是成為國家公務員,學歷和文憑的含金量其實真正體現在學生的學識能力獲得。而真才實學不是混出來的,而是磨鍊出來的。能否規劃好三年的學習,能否和市場需求接軌,勇於汲取有用的知識,就要看研究生們的自我管理能力。一寸光陰一寸金,希望我們不要踐踏自己三年寶貴的學習生涯,對於未來的發展和機會,研究生學歷不能幫我們贏得一切,但知識和能力確實會讓我們披荊斬棘,實現一個又一個成功。不同人都有自己的不同選擇和表現,成敗還要看自己,所以最後我要奉勸大家一句——“勤者為才,惰者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