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初試第一的考研經歷

關於公共課,我想說得不是太多,我的英語基礎還可以,4級優秀,6級70多,但沒有考好,考試前是放英語保政治和專業,不過以前每天仍然會花2-3個小時左右看英語。後來對答案後得知英語考得不好,處於生死一線間,於是心一直為它懸著,也許有些東西需要有些懸念反而比較好,後來成績出來,英語剛過線1分,現在想想好笑,考試真是不可捉摸,以前知道北大有兩條線,一條總分高20分但公共課每科可以低5分,我以前都不屑於去了解。得知沒考好,花了好長時間才找到北大有關分數線的規定,才明白自己還有另一種存活方式。因此,如果想考研的話,對於那些英語稍好的同學也切不可大意,英語如果不好的話,那一定要把它當為頭號敵人來對待,切不可手軟呀。政治我花的時間比較多,看過的書有十多本,今年政治偏偏考得出奇的容易,其實政治看《紅寶書》外加一本試題,一本真題,考前的時事題也就差不多了。我開始看《應試精華》,看了幾遍,書都變形了,結果發現《紅寶書》寫得很精簡有條理,就改看《紅寶書》,對《紅寶書》要細細

的讀,而且從今年的試題來看,有關時事方面的比重大大增加,所以那些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同學也要注意關注一下外面的世界喲。

考試是在外校考的,考的時候心情一直比較沉著,專業寫著挺多的,第二天下午那門專業課寫到手快斷了,不過這樣總比沒有東西寫要好,考試前總鼓勵自己四門課都要考第一,下午考完後總算長舒了一口氣,欣喜之情類似於中國人民得解放時的感覺,也很確信自己能考上。寒假也一直關注考研動態,在標準答案出來後,我知道可能會死在英語上面,心一直有些不安,同時在找工作,也是斷斷續續的,3月上旬,有關北大出成績時間的訊息滿天飛,我在網上聽到一則訊息,說拔打一個電話就可以查到分數,那天上午10點左右為了早些知道分數,特意去買了張電話卡。電話一直打不通,打著打著累了睡著了,迷迷糊糊中,聽到一個電話,接聽後原來是系裡的老師打過來的,他幫我向北大老師詢問了成績,我在與周公見面結束時隱約聽見他在說"你考了386,很低"。我知道今年很多學校的分數考得很離譜,也許380也很低了,心裡很麻木,他要掛電話了,我不死心的問了一句,"很低,那還有沒有機會去複試"。老師說"我是說你考第一,好好準備複試吧。"我馬上道了聲謝謝,之前的疲勞已經一掃而空,無法形容當時的心情,很激動,恨不得馬上通知所有關心我的朋友和親人,也許是由於英語的失誤,總有一種逃過一劫的驚喜。我立刻發了50多條簡訊通知親朋好友。我知道我已經一隻腳邁進了北大的門檻,而後的複試比我想像的還要簡單,也許各個學校都不願意太為難那些考第一的學生,分數88,很吉利。回家的途中經過武漢,和兩個剛認識的武漢大學去北大面試的mm一起去武大看櫻花,那綻放的櫻花仿佛在迎接著我的到來,途中回家小小的慶祝了一下。我很開心,也許當初這樣的快樂就是我所期待並為之奮鬥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我考上北大之前,總有人問我為什麼不選擇考中大,我給自己的理由總是很簡單,2008年奧運會,我想去當一名志願者,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做出小小的貢獻。我自己心中還有一個很私人的想法,考上後好在從北京回家的途中好好慶祝一番,可以在中途去玩,去請好朋友吃飯,也許這樣小小的想法才是我自身奮鬥最真實的動力所在。考研後四年的大學生活也接近尾聲,我知道我很愛中大,但我知道她並不是一所符合我風格的學校,她太悠閒,我自身的氣質並不能在這裡得到最好的展現,大學四年我過得很不好,我知道這是我該走的時候了,雖然依依不捨,雖然有很多好友仍然在廣州,我會想念他們,可我希望重新開始的時候有一個新的環境,新的平台。有一次,一個法學院的研究生師姐先故作正經的把我考研的動機套出來後,又意味深長的對我說"我覺得你的選擇是對的,在中大讀本科你可以學到如何與人打交道,讀研還在中大,則可能學不到太多東西。"是嗎?仁者見仁!不過我想我的這個決定對我而言是正確的,去北京面試後,我住在人大法學院的男生宿舍一個星期,更是感受到了廣州和北京學風的差別。考試前一個保中大研的女孩聊天,她對我說"考北大好呀,北大與中大有兩個檔次的差距"。我心中不滿的說:有這么大嗎?而去了北京後,我清楚的發現,北京的學風真的遠比廣州濃厚,從某種意義上說,北大和清華等學校的名氣是建立在那裡的學子拼博奮發的基礎之上。在北京的一周內,我過得真的很開心,北方人的大氣和熱情感染了我,我想我已經愛上了這個文化氛圍頗濃的城市。回道這半年多奮鬥的經歷,不得不感嘆天道酬勤,我想我現在應該走在了屬於自己的軌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