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成為他的“人生調色板”

苦難,成為他的“人生調色板”

沒有人希望與苦難同行,但誰也不能保證自己的人生注定一帆風順!在生命的歷程中,當苦難不期而至的時候,有人從此消沉,有人卻成就非凡。對待苦難的態度,決定了苦難在人生中的“角色”。

在中國地質大學珠寶學院2007級學生中,張俊青無疑是一位“特殊”的人物:這位26歲的大二學生,被同學們親切地稱為“老大哥”;在他成熟的面容背後,有著一段同齡人難以想像的艱辛歷程。

父親去世、身背巨債、棄學謀生……少年張俊青的苦難,來得突然,也來得沉重;可是,苦難並沒有壓垮他的脊樑,反而成就了他的堅強。對於常年以丹青為伴的張俊青而言,在他的“人生畫卷”上,苦難就如同一塊“調色板”,只不過調出來的不是灰暗與沉淪,而是亮麗與堅韌。

用“責任心”書寫勇氣的顏色

1983年出生於山東煙臺的張俊青,是家中的掌上明珠,自小苦練琴棋書畫。初一時,他獲得“中日韓三國少兒美術大賽銅獎”;1998年,還在讀初三的他考上了位於杭州的中國美術學院附屬中學。為了籌集每年1。3萬元的學費和不菲的生活費,父母親雙雙辭職,將58平方米的房子做抵押從銀行貸款20萬元買來一輛大貨車跑運輸。

正當幸福指日可待時,苦難來臨了。2002年7月11日,45歲的父親出車禍永遠離開了這個溫馨的三口之家,留下了20萬元的貸款和幾萬元的外債,連骨灰都沒錢弄回煙臺。這樣的變故,對於一個19歲的男孩來說,實在是太殘忍了。“兒子的命運在那一年被徹底改變了!”母親馬連君為兒子的將來感到揪心。

然而,倔強的張俊青沒有退卻,已經被保送進中國美術學院的他選擇了輟學還債。2003年初,憑藉自己的美術特長,張俊青在煙臺創辦了“尚美苑”美術培訓班,由媽媽上街發傳單,自己既當老師又當炊事員。在一間月租金400元的毛坯房裡,張俊青每天天不亮就起來教學生,一對一進行輔導。有一次,張俊青得了重感冒,不得不打點滴。醫院裡,他對護士說:“右手不能打,我要用它輔導學生畫畫!”點滴接連打了十幾天,張俊青的左手被扎得又紅又腫,最後都找不到地方扎針了。

2007年,張俊青基本還清了父親留下的20多萬元債務。“那一刻,我和媽媽都哭了,我終於可以上大學了!”當年秋天,張俊青考入中國地質大學。一進學校,錢都教了學費,班主任幫他到處找家教工作,還把自己的腳踏車給他用。了解到他的特殊情況後,學校為他安排了勤工儉學崗位——掃操場,每天8塊錢。對於這一份“工作”,他同樣是盡心盡力:“既然接了掃操場的活,就一定要幹得漂漂亮亮!”大年初三自己生日的那天晚上,張俊青和媽媽將自己“承包”的操場打掃得乾乾淨淨。

用“孝心”描繪親情的顏色

父親的離開,等於抽去了這個家庭的頂樑柱。作為一名男子漢,作為父母唯一的兒子,張俊青十分清楚自己肩上的責任,他要盡一切可能“讓父親安息、讓母親安心”。不幸與艱難的歲月,使這份孝心顯得愈發閃亮。

在美院附中就學的張俊青聽到父親的噩耗,覺得天都要塌了。等他擦乾眼淚趕回家,才發現房子已經被封了,討債的人踏破了門檻。他和母親只得租住在附近一間10平方米的車棚里,連床都沒有。“一夜之間讓我懂得太多了!”災難讓張俊青成熟了許多。

為相互照顧,張俊青帶著母親回到美院附中,媽媽打小工,他白天學習晚上做搬運工,勉強維持生活。

雖然校方減免了部分學費,但20多萬元的債務,加上高昂的學費,張俊青還是做出了一個痛苦的決定:退學,打工還債。為了安慰媽媽,他發誓:“債還清了一定繼續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