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百日衝刺講話稿:用一百天創造一個奇蹟

(3)正確處理訓練的質和量的關係。同學們在做題訓練中不但要注意訓練的數量,尤其要重視做題的質量,不能就題論題,而要就題論“理”,就題論“規律”,最大限度地發揮每一題的效用。在做題的量和質發生矛盾時,要堅持“寧可少些,但要好些”的原則將題做通,做透,才能於不同中見相同,於相同中見差異,才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和掌握最佳方法,考試中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績。

3、攻薄弱學科與發揮優勢學科的關係。

每個人相對自己而言都有相對優勢的學科與相對弱勢的學科。同學們要強化優勢學科,從而增強自己的信心,並靠它拿高分。彌補弱勢學科,採取確實有效的措施小步子前進,一步一步來提高弱勢學科的實力,從而強化自己考試的信心。越到後面越要揚長避短。即發揮優勢學科

4、主體作用與主導作用的關係。

複習要堅持同步性原則,所謂同步性原則就是同學們的複習計畫一定要和老師的複習安排同步進行,萬萬不可另起爐灶,同學們要有自己的複習計畫,但這個計畫是在學校老師複習安排下的細化和調整。

老師畢竟有著多年的教學和輔導經驗,所以是最能把握分寸的人。他們既能將有效知識有規劃有步驟有系統地傳授給學生,又能詳細地講解解題技巧。“在上課時,一定要追求隨時隨地不走神”。老師所講解的知識點早就掌握了,而自己的不懂之處老師又較少提及。同學們又很容易走入兩大誤區:一是牴觸老師的授課規劃和知識連結,二是獨自鑽研生澀艱難的試題。“這樣的考生忽略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高考不是競賽,它不會曲高和寡;而老師是過來人,他知道如何引導”。

跟牢老師複習腳步之後,最關鍵的就是“連結巨觀知識點”,同學們自己必須要具有主動積極的意識和行動。

5、複習效果與班風的關係。歷史證明:哪個班的班風好,高考成績必定好!

6、學習與鍛鍊、休息的關係。科學安排,相互促進!

老師、同學們,如果人生是散布在天空的星星,那突然閃過的流星就是我們高三最後100天的衝刺吧!我們沒有在意自己放射的光芒,卻只注意到自己創造燦爛時那灼燒身體的痛苦,似乎只感受到了生活的緊張、學習的負擔和父母親那期盼的眼睛,但高考過後回頭看時,高三的最後衝刺生活,一定會令人難忘。

老師、同學們,決戰的號角已經吹響,加速前進的命令已經發出,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同學們都應清醒理智地明白:選擇高三衝刺意味著吃苦、甘於寂寞,意味著放棄娛樂玩耍;不管過程怎樣的艱苦,經歷過了,便也是一種幸福。我們無須猶豫,無須退縮,鼓起勇氣,迎著朝陽,走過艱難,走過挫折,苦戰100天,迎接希望,圓大學夢想!

在同學們加速前進的隊伍里,有學校領導、全體高三老師的心與同學們一起在跳動,有學校領導、全體高三老師和同學們堅定同行。苦惱了、動搖了,不要忘了還有這么多支持同學們、關心同學們的學校領導、老師。學校領導、老師們願意做人梯,讓同學們踩著肩膀向上攀登;願意做鋪路石,為同學們的成功之路鋪設堅實的路基;願意做紅燭,照亮同學們如詩如歌的衝刺旅程!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拚,愛拼就會贏!在龜兔賽跑中,烏龜所以取得最後的勝利,是在於它的鍥而不捨。魯迅先生說過:“不恥最後。即使慢,馳而不息,定能達到他所向的目標。”高中三年九百多天我們從風雨中走來了,在這最後的衝刺中我們要用我們的勤奮來迎接命運的撞擊,奏響人生的新樂章!譜寫川中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