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柳傳志:創業,在路上

2011年6月2日,應成都物聯網發展產業聯盟的邀請,陪同黃總一起參加了由成都市高新區與聯想控股聯手打造的“聯想之星創業大講堂暨天府創業論壇”。懷著十分感恩與尊敬的心情,與眾多企業家和創業者們一起聆聽了聯想控股董事局主席柳傳志先生現身論道,受益匪淺。個人也有幸在互動環節對話柳總,求道管理,得到點撥,大有醍醐灌頂之感。

作為民營企業的管理者,由於長期從事管理之故,結合柳總的點撥,與個人的一些淺解,遂將自己的心得與諸位企業朋友匯報。分享之餘,懇請批評指正。

談創業

“把想做的事做好”。

這句管理名言佳句中有兩個關鍵字:“想”與“做”。於創業者而言,在創業之前儘量“想”清楚顯得特別重要。究竟“想”什麼呢?對創業者而言,就想三件事:首先是所作的事能否賺到錢,即:盈利模式。其次是自身的優勢和特長是什麼?最後就是競爭對手的情況如何。

想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再思考、再確認、再堅定的過程。在充滿挑戰與考驗的創業之途中,堅定,往往成為考量最終勝利的重要的關鍵性指標。

談修煉

聯想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管理顧問王建慶女士,從總結的眾多創業案例中提煉出了一把手,即創業者應具有:堅定的信心、成功的欲望、極強的學習能力和完善的成果分享機制。

堅定的信心、強烈的成功欲望,與個人講,可以促使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的不斷、持續的奮進,遇到艱難困苦時,依然自信滿滿,逆風飛揚。於團隊講,這種信心將直接成為團隊前進的力量所在。所以,一份事業的成功,不僅僅是看他順境時的輝煌,更要看他逆境時的飛揚。腦海中又想起了母校院長丁祖詒教授的一句名言佳句:順境中永不停頓,逆境中威武不屈。

極強的學習能力,是確保個人或組織不斷成長與發展的關鍵因素。毛主席講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到管理大師彼得.聖吉在《第五項修煉》一書中明確提出學習型組織的建設,無一不說明了學習的重要性。一言以蔽之,學習的能力是成長的能力,更是發展的能力。

作為創業者,如何將創業者個人極強的學習能力在組織中推廣、普及,使其成為組織的學習能力,便成了創業者的需要研究的管理課題之一。

完善的成果分享機制,即利益關。一支隊伍,在發展過程中可能碰到種種問題,這些問題若不是關係“組織內部民生”的根本問題的話,都是可以協調和解決的,如若沒有完善的機制解決利益的分享,最終將影響事業的長遠發展。這點,蒙牛集團董事長牛根生曾多次引用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精髓為指導,化解此類問題,“財聚人散,財散人聚”。

談管理

柳總暢談聯想的發展,縱論企業管理之道,在他平實的分享中深刻的指出,企業管理者或創業者,應該具備開闊的心胸,即由堅決的意願取做串聯珍珠的那根細線,而不是去做一顆璀璨的珍珠。這點是有別於專業性很強的科學家的。

通過“保姆理論”,柳總指出,創業的時候不能是在市場沒有感覺或者晚於市場的感覺的時候,柳總建議企業家朋友們邊做邊想的同時,在自己特長的地方下功夫,即把最成熟的技術用在市場最需要的地方。

管理三要素即:建班子、定戰略和帶隊伍;在組織建設方面,管理者需要時時緊扣三心,即:責任心、上進心和事業心。“建班子”的思想是柳總在96年提出的。建班子可以增加層級之間的有益交流和磨合,由虛入實,漸漸步入順暢、高效的管理與運作之佳境。班子是否有力直接關係戰略的實施、隊伍的凝聚和目標的達成。

在育人方面,柳總主張,用遠大的奮鬥目標吸引人、用機製成就人、用文化凝聚人。談及用人,柳總分享,責任心很強的人可以做普通的員工;既有責任心,又有上進心的可以做企業骨幹;讓充滿事業心的人進入班子,確保班子成員一定要有做主人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