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宇峰:創業者不必事事撞南牆

千萬別幹這種事兒:書上說門檻不高的事兒還是儘量少做,但是我覺得我能成,我一定能把這事兒做得很大,我覺得我是與眾不同的……有這種想法恐怕就很糟糕了,當然有可能你真是與眾不同,但是一個很大的幾率是你最後還是得撞牆,用時間來檢驗你這個想法是錯誤的。不要過分地相信自己,有的時候過分地相信自己,其實最後的代價就是要花很長很長的時間來檢驗這個社會規律是正確的還是你個人是正確的。

所以你一定要有目的地成功。再舉個例子,在網遊行業里,2004年我們創立完美時空的時候,還有一個創業者是巨人的史玉柱(部落格),你看史玉柱,他原來做漢卡、做腦白金,他有很多成功的產品,所以說他進入網遊行業之前是有成功經驗的。那么我們其實做網遊行業之前,也算是有成功經驗,但是沒有他們的大,我們原來做洪恩軟體,在國內還是響噹噹的,那個時候在網際網路初期或者說網際網路沒起來之前,大家如果還記得有什麼聯邦軟體排行榜的話,每周都會有各個軟體的排行,我們的洪恩軟體永遠都是排在各列中,我們肯定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的位置。

那么像我們跟巨人當時做遊戲,都是屬於新加入者,而且以前都有過成功經驗,而且以前都是做產品出身的人。所以說注定了他們跟我們做這個事兒一定會成功,這是一個成功率極高的事情,而且我們的技術力量比較強,原來開發過很多pc遊戲,那么這個概念就叫“有目的地成功”。

可能在最早期那一些網遊公司呢,他們並不是有目的地成功,他們是一種偶然的機遇,然後有那么幾個起來了,當然也不能說完全是隨機的。

我想強調的是,當我們充分地運用這個社會的很多規律,然後按照規律去辦事兒的話,你的成功率會非常非常高。所以說大家不要等到撞牆之後才學會,一定要把書本上的東西認認真真地去思考。

從“頭”磨鍊

在最開始的時候可能幾個創業者水平都差不多,比如說都是中學畢業,然後入世也就那么一兩年、兩三年,這個時候你要比的話,可能大家個兒差了一厘米,但是可能就是因為你是那個頭兒,你是那個ceo,所有最後的決策都需要你來做,別人可能開始也參與參與,跟你共同探討出主意,但最後一想這個事兒反正有他頂著呢,他去做決定,你最後做決定吧,別人就去睡覺了,然後你自己就在那兒對吧?苦思冥想的,然後翻來覆去地睡不著覺,想來想去,這個其實是無形當中你獲得的鍛鍊、磨鍊是別人的很多倍。最後就變成什麼呢?你越來越強壯,你越來越粗大,越來越高。然後導致你和其他的合作夥伴的距離拉開了,可能後來大家到最後差距是一米高、兩米高、三米高。這個是在座的諸位無形獲得的一種競爭優勢。

然後由此會引發什麼事呢?引發你跟下面副總之間見識的不同、閱歷的不同、經驗的不同,然後導致判斷的不同,甚至品位的不同、性格的不同,就開始產生打架、分家、吵鬧。這是一種必然的過程,那么之後呢?對於很多創業企業來說,你必須要面對著你有一點越來越孤獨的那種感覺,然後你可能也經常有一種感覺:這么簡單的事情他們怎么看不到呢?這其實也不能怪他們,因為所有的磨鍊都被你經歷了,當然他們失去了成長的機會,所以導致他們會掉隊,這個非常重要。

還有一個股權釋放的度,這個其實也是沒有對錯的,但是你看所有現在上市的企業,他們的股權概念基本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上市之後大股東還是控股50%以上。網遊產業中就有很多,包括網際網路產業,有很多早期上市的,他們股權非常非常大;第二種情況是股權比較分散,最後上市的時候ceo可能占百分之二十幾、百分之十幾,然後會越來越少。比如說最近可能有一個申請ipo的公司,大家會看到可能ceo占了百分之二十幾,然後有三個副總分別占百分之十幾,這是屬於一種均勻式的股權分離方式。兩種股權形式分別都會帶來未來經營方式的一個極端,我認為是會走向兩個極端,所以大家怎么選擇呢?還是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