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商界大佬都有一個不願提及的兄弟

在商業世界,大多數合作關係的破裂都發生在公司飛黃騰達之前。

一向跟比爾·蓋茨關係還不錯的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最近出了一本很有料的回憶錄:《謀士:微軟聯合創始人回憶錄》。在這本書中,艾倫對老友比爾·蓋茨大發牢騷,認為比爾·蓋茨曾經密謀在他得癌症時掠奪他的股份,並不遺餘力地把蓋茨描繪成一個脾氣超壞、滿身銅臭、自我感覺良好的野心家。這引得《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和《名利場》等大牌媒體,紛紛開始熱烈地八卦起這對如同離婚夫妻般的前合作夥伴。

其實,縱觀微軟、蘋果、facebook你就會發現,在商業世界,這種類似於由初次婚姻不幸而引發的糾纏不清、刻骨銘心的關係,絕對不是偶然一例,大多數關係的破裂都發生在公司真正飛黃騰達之前。

微軟:隱藏在和諧表面下的內部征戰

根據《華爾街日報》與《紐約時報》的報導,在《謀士:微軟聯合創始人回憶錄》一書中,收錄有1982年艾倫與蓋茨一次最激烈的對話:“這真是不可思議!這一架總算暴露出你的真面目!我從此就知道你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了!”充斥著前半本書的爆料,總算是給了許多微軟原教旨主義者修正微軟歷史,和兩位大佬關係史的大好機會:長久以來,他們不是被視為對方的興奮劑,就是密友。但認識他倆的朋友看過這本書後都說,本回憶錄確實劃出了一道大口子。在本書的致謝單上,艾倫還感謝了包括蓋茨在內的17人,為他提供了“全面而富有邏輯的幫助。”

在這本爆料書出版之前,蓋茨與艾倫的關係一直是被公認的好,就算58歲的艾倫早已經離開微軟。艾倫離開是在1982年,他患上了癌症。但是,在本書中艾倫卻說,他離開是因為他對蓋茨的行為越來越不滿,因為在艾倫越發低調的同時,蓋茨卻越發朝一個強勢的工頭轉型。

比爾·蓋茨一直試圖降低艾倫在微軟的股份,也是因為與他們相熟的人都認為艾倫並不在工作狀態,也並沒有對公司全身心奉獻。這是原因之一,而蓋茨在他們的首張合作協定中也寫道,如果他認為兩人之間有不可調和的矛盾,那么他就可以購買艾倫的股份。

艾倫將這份協定寫進書中,但並沒有寫出蓋茨插入的這一條款。微軟的成長也吸引了更多像蓋茨一樣,一條心只管建設微軟的人加入。他們願意日夜工作,睡在辦公室里。而艾倫卻在此時厭倦了這種生活,拖了團隊的後腿。在書中,艾倫說與蓋茨的鬥爭讓他付出了代價。“我低沉的士氣影響了對工作的熱情,這也恰好能促成比爾的下一次攻擊。”他寫道。

艾倫這份毫不遮掩的“蓋茨報告”,確實在微軟的“早期校友”中掀起了一些風浪。那些跟這兩位大佬都認識的人,已經開始私下裡懷疑艾倫對於某些事情表述的準確性。舉個例子,一些熟人們就曾證明艾倫並沒有出席某場會議,但艾倫自己的說法就是他當時在場。另外艾倫說他當年去加州帕羅奧圖市挖了一個電腦奇才,後來此人成為微軟最重要的程式設計師之一。但是熟人揭曉,這個電腦奇才其實是蓋茨三顧茅廬挖來的。

在這本自傳中,艾倫還認為自己點亮了諸多微軟重要創意的火花,並在一些案例中扳倒了蓋茨。而充斥全書的怨恨基調,也是艾倫因為沒有在微軟得到自己應得的讚譽與回報。然而,曾和艾倫並肩作戰的同事們卻持相反看法。“我很驚訝艾倫先生不滿於他在微軟的所得。”曾在1981年加入微軟並在那裡工作了20年的卡爾·斯托克說,“我們全都把保羅當朋友,並且認同他為微軟做出的貢獻,但毋庸置疑的是,對微軟的成功影響更大的絕對是比爾,而並非保羅。”

離開微軟後,艾倫基本上是在靠著微軟帶給他的巨大財富過活。他的大部分商業投資不是失敗,就是勉強餬口。認識艾倫的人都覺得,比起經營一個軟體公司,他還擁有更廣闊的志向。曾在上世紀70年代與蓋茨和艾倫共事過的大衛·邦內爾看來,相比蓋茨,艾倫對音樂和文化更有熱情。“在更廣泛的意義上來說,他感興趣的是整個世界,而比爾則是一根筋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