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前首富劉永好的財富人生

從2005年開始,劉永好全力打造養殖產業鏈——以山東六和為據點,布局雞鴨等家禽產業鏈,以四川為基地打造豬肉產業鏈。“消費禽肉比豬肉更經濟,老百姓近年來家禽的消費已經越來越多。另一方面,從養殖的角度,雞和鴨養殖周期短,飼料轉化率高。”“如果從戰略布局的角度,家禽和豬肉的產業鏈相互替代,養雞的周期只需要40多天,豬肉收購價格低時,企業迅速調劑。”多年紮根農業產業的經歷,讓他對風險控制極其敏感。

然而,聯合農民將新希望打造成世界級的農牧企業,即使對於跟農民打了一輩子交道的劉永好也並不容易。“我們與農民打交道的方式必須與時俱進。”他說。在他看來,進城務工回到農村的農民已經無法滿足傳統意義上“自由自發,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他們希望發展成養上百頭豬、上千隻雞的小型農業企業的新型“農場主”;另一方面,農民自發地組織成鄉村合作社,原來的技術幫助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還需要金融服務、引導建立商業組織等社會化的服務。

新希望開創性地發展了“六方合作”的商業模式。所謂“六方”,是指政府、銀行、保險公司、金融擔保公司、企業、農戶,它們構建起“公司+基地+農村合作組織”的規模養殖單元。新希望從生產企業轉型為服務企業——提供技術、金融擔保、產供銷一體化的360度服務體系。劉永好與他的團隊開始了中國農業史無前例的創新試驗——從原來一家一戶向以農業合作和農業企業為龍頭的規模化養殖演變。短短四年間,新希望已經形成年產8億隻肉禽和850萬頭生豬的產業鏈體系,4萬養殖戶、10餘萬農民參與其中,預計2011年新希望農業產業板塊的收入將突破600億元。

過去兩年間,胡永忠管理的樂山新希望農牧有限公司開創了新希望農牧事業的新起點——在全國原料成本最高的四川與養殖戶合作,實現從生豬養殖到屠宰加工的整條產業鏈。在當地,他們創新性地採用了合作養殖、合作社適度規模自繁自養的模式,用更低成本控制上游養殖資源,同時通過服務模式,實行從種苗、飼料到獸藥、疫苗的全程監管。

在樂山試點的過程中,通過對正大、中糧的模式比較,新希望創新性地將農民的利益與公司利益捆綁在一起。首先,新希望投入巨資建立育種豬核心群和繁育體系,從加拿大引進海波爾原種豬建立主代、父母代的核心群豬場。“將有技術含量的環節交給企業,將程式化的放給農戶,有利於迅速擴大規模。”胡永忠說。其次,最大限度地降低農民的風險,做大合作社。由農民投資建立豬舍,新希望的擔保公司為農民提供貸款擔保,種苗、飼料、藥品等都由農牧公司配送。生豬出欄之後,如果行情不好,農牧公司會按照商品豬的成活率付給農戶勞務費,讓農戶不賠錢;當市場行情好時,農牧公司在支付了勞務費之後與農戶進行六四分成。“通過融資、技術服務的平台,與農戶形成利益關聯。”胡永忠說。

短短几年間,通過發展農戶,整合中小型豬場,聯合大豬場,樂山體系的年出欄豬達到30萬頭,建立了兩個祖代場和一個自動化的父母代場,集團農牧擔保貸款額預計今年將達到80億,預計2024年將達到150萬頭的年出欄量。

余向前無疑是這種模式的受益者。他是樂山五通橋地區合作社的帶頭人。30歲的他從事豬生意已經有15年。今年,他放棄與四川巨星合作,將部分生豬養殖轉與新希望合作,分別採用新希望的自繁自養模式(引種二雜母豬150頭)和合作養殖(1,500頭)的模式經營,預計利潤將達到100萬。“養豬最困難的是疫情和行情低迷。新希望在行情低迷時提供保護價,疫情時提供保險,服務配套還包括擔保流動資金、直供飼料和系統技術。”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