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首富李嘉誠的一生前前後後

1978年,李嘉誠又再以出其不意的戰術,收購另一個老牌英資公司青洲英泥,成為該公司董事局主席。不過,最令李嘉誠難忘的勝利,是成功的控制了老牌英資財團和記黃埔。

李嘉誠這次採用的戰術,不單是攻其不備,更是迂迴包圍。他指揮手下,以極快速度暗中低價收購“和黃”,很快便持有該公司70%的股票。當“和黃”董事局主席祁德豪發覺李嘉誠的舉動時,雖然急忙組織英籍大股東進行反攻,但為時已晚,李嘉誠已多得先機,加上滙豐銀行的幫助,終在股市上成功大量吸納“和黃”.至1980年,李嘉誠已擁有超過40%的“和黃”股權。如手到拿來般,順利登上和記黃埔董事局主席的寶座。

李嘉誠的長江實業,以6.93億港元的資產,控制了價值超過50億港元的老牌英資財團和記黃埔,實為“小蛇吞大象”的奇蹟;而李嘉誠更因此成為入主英資財團的首位華人。

當時,並沒有人追問當中關鍵性的一役,是滙豐銀行為何願意將手上的和黃股票賣給李嘉誠。此中的原因,直到1998年李嘉誠才說出。原來,當年滙豐極為欣賞李嘉誠的管理方法,認為由他帶領和黃,必定會發展得更好,所以願意相助。結果亦證明,和黃在李嘉誠手上,不出幾年,已發展成為一個國際性的公司,晉級世界數一數二的跨國企業。

80年代以後,李嘉誠的版圖再進行一系列的擴張。除了房地產外,還經營航運服務、電力供應、貨櫃碼頭以及零售等,形成一個堅不可摧,在香港舉足輕重的大型綜合性財團。

另外,自70年代起,李嘉誠已開展了海外投資,至80年代,他逐步有目的擴大有關的投資比重,進行企業全球性戰略。分別在加拿大、美國、英國、新加坡,設立根據地。業績一年比一年好,還未到90年代,他早已成為香港的首富,並且一直保持著這個領導地位。

1990年後,李嘉誠開始在英國發展電訊業,組建了orange電訊公司,並在英國上市,總投資84億港元。到2000年4月,他把持有的orange四成多股份出售給德國電訊集團,作價1130億港元,創下香港有史以來獲利最高的交易記錄。orange是於1996年在英國上市的,換言之,李嘉誠用了短短3年時間,便獲利逾千億港元,使他的資產暴升一倍。

進入2000年,李嘉誠更以個人資產126億美元,兩度登上世界10大富豪排行榜,也是第一位連續兩年榜上有名的華人。李嘉誠並多次榮獲世界各地頒發的傑出企業家,還5度獲得國際級著名大學頒授的榮譽博士學位。

經過20多年的“開疆闢土”,李嘉誠已擁有4間藍籌股公司,市值高達7810億港元,包括長江實業、和記黃埔、香港電燈及長江基建,占恒生指數兩成比重。集團旗下員工超過3.1萬名,是香港第4大僱主。1999年的集團盈利高達1173億港元。

2001年,《星期日泰晤士報》發表全球50大富豪榜排名榜,上榜的華裔人士只有3名,且全為香港富豪,其中排名最高的是第23位的長江實業主席李嘉誠,李嘉誠並被評為全球最有錢的華裔富商。

由美國《商業周刊》編輯部180餘位資深編輯及其全球各地24位記者評選的“2000年度25位最佳經理人”,李嘉誠成為全球惟一入選的華人企業家,名列第11位。

2003年7月16日,美國福布斯雜誌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了“全球十大最有影響力富人榜”.中國香港的長江實業集團主席李嘉誠排名榜單第五名。

他回響中央政府科教興國的號召,捐巨資同教育部合作,實施“長江學者獎勵計畫”.他不僅多年來愛國愛鄉,重視教育衛生事業,熱心公益,而且一往情深,盡心竭力。

“我現在的事業,是有比較大的發展,但對我來說,我最看重的,是國家教育和衛生事業的發展。只要我的事業不破產,只要我的身體還好,腦子還清楚,我就不會停止對國家教育衛生的支持。”----1993年6月李嘉誠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