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很痛,然而更美

在國中的時候,我是很景仰科學的。那時候覺得文學是說廢話的東西,只有科學才是改變世界的力量。可是到了高中,我的理科成績步步下降,特別是數學。現在雖讀理科,成績並不好,相反我的興趣和靈感都傾向於文科類的東西,如哲學,心理學,政治等等。這種傾向不是現在才有的。早在初一的時候,我就從二舅那裡借了兩本書,一本是《形式邏輯》,一本是《辯證唯物主義》。

我對心理學的關注是在自己出現心理問題之後。高中,就是高中,是我夢魘般的回憶。我是自己考上重點高中的,可上高中後成績卻持續下降。我承認,這是一開始我驕傲自滿,掉以輕心的結果,我以為,憑著國中的基礎和自信,即使退了也能再前進。沒想到,一掉就是萬丈深淵。整個高中,我的成績再也沒有回覆到原來的水平,包括我的自信。國中的時候我也很孤僻,那時候的精神支柱,就是優秀的成績。這唯一的寄託,在高中土崩瓦解了,我的弱點便深深地暴露出來了。我心慌,空虛,焦慮,在人群中敵意,敏感,多疑,這直接導致了我緊張的人際關係。學習和人際關係的雙重壓力,最終把我推向了嚴重的心理障礙。高二下期,我開始出現明顯的恐怖症狀,在人群中我感到無比的痛苦,一個聲音都會讓我顫抖!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年多的煉獄,最終高考落榜,我逃離學校……

痛定思痛,我開始反思,開始關注心理問題。翻過許多書,也略懂了一些知識。偏執人格,自我中心,孤僻,依賴……都是心理的缺陷,如得不到適當的糾正,就會出現問題。這些年來,自我完善都是我內心念念不忘的課題之一。我瘋狂地看書,瘋狂地反思和總結,雖有改善,卻甚感艱難。

落榜後,我去了深圳打工。三個月的打工生活,就使我感到厭倦,也認識到了沒有知識就難以生存。於是我回校補習。沒想到,在補習班,我遭遇了讓我永生難忘的愛情。因為自卑,最終我還是離開了自己心愛的女孩。但那場刻骨銘心的愛情卻改變了我。它是我有生以來遭受的最深的一次感動。似乎是第一次,它讓我感到人世間還有善良和真情,也讓我看清了自己的靈魂里隱藏的污垢——自私。

它最終瓦解了我對這個世界無端的恨。

我寫過這樣一段話:“這世上有兩種人。一種人為愛而活,他留戀這個世界,因為這個世界給了他難忘的美好回憶,他確信這個世界一直都是美好的。一種人為恨而活,他埋怨這個世界,因為這個世界給了他無法抹去的傷害,他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改變強加在他身上的一切。”

曾幾何時,我感到命運坎坷,我恨這個世界的不公平。我認為人都是自私的,世界都是弱肉強食的。我甚至崇拜過希特勒和蔣介石,我內心只有一個信念,就是實現自我……

我曾經假設,如果當初認真努力,學習成績一直都保持良好,後面也許就不會發生那些事情,整個高中的歷史都會改寫,我會考上一所更好的大學。然而,偶然寓於必然之中,現在想來,我慶幸那次打擊揭開了自己靈魂的弱點,不然,被成績掩蓋著的缺陷遲早會釀成大禍,馬加爵不就是一個例證嗎?

我一直處在內疚和傷感之中。為自己深深傷害了一個女孩而內疚,為丟失了一份真摯的愛情也為自己的自卑怯懦而傷感。好長一段時間,我什麼都不想做,只是瘋狂地上網聊天。我忘不了那場刻骨銘心的愛情,忘不了那個深愛我的女孩。常常一個人躲在房間裡,想著往事,淚水就不知不覺地流了下來。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我卻很脆弱,因為有生以來還是第一次有一個女孩因我而流淚,是她給了我好多的自尊和驕傲,讓我感覺到自己的存在。然而我還是害怕,害怕那些可以讓我自卑的東西。愛情是什麼,我不懂,對未來,我一點想法都沒有。

走在校園裡,看著那甜蜜的一對對,我心裡就感到陣陣失落,整個人都變得笨拙起來。我想告訴自己,男子漢要以事業為重,怎能沉溺於兒女情長,然而我知道那是自欺欺人,我只是自卑而已,哪有那么偉大,何況我讀書又不好。我突然明白了自己為什麼會莫名其妙地放棄一份愛情,或許我離開她,是為了永遠保留那份“自尊和驕傲”——看,曾經有一個女孩喜歡我,可我並沒有接受。如果真是這樣,那我是不是太可笑又太可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