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等機會還是主動出擊

否則,你很可能成為下面故事的主角:

得力員工對待遇不滿,默默等待很久仍未改變,最後忍無可忍地辭職。臨行前老闆震驚而困惑:“我真沒想到他會走!一直以為他對待遇挺滿意呢,他也從沒提過想要更多啊。”

兼顧多方需求的人勝算更大

當你為自己盡力,並增強主動性和靈活性之後,你會從只關注事兒,轉向既關注事兒,也注意與同事的交流,善處身邊的人際關係。能兼顧人和事,往往比只關注事兒,成功的幾率大得多。

增強與人的有效交流,其實也在從自我中心的習慣中走出來,去融入現實環境。“我已經這么努力,為什麼還是沒等到機會”之類的抱怨,其實是“從我出發”的單一視角。站在這個視角,你看見的全都是“我付出的”和“我沒有得到的”,很容易讓人感到內心失衡。

然而當你主動去了解,在這個環境裡,為了得到我想要的,需要付出或做到哪些,這便走出了原先個人的習慣視角,開始去了解機構或他人的需求和要求。工作中會有無數的團隊合作,很少單兵作戰。兼顧彼此的需求,是合作意識的重要部分。能有意識地去找出自身需求與機構需求的對接點,從這裡入手去努力,會更容易實現快速成長。

我們常說,各種環境下,開放而有靈活性的人會更具影響力。同樣,能了解和兼顧雙方甚至多方需求的人,一定比只看見“我要什麼”的人勝算更大。

讀過國外一個案例:一位經理人,就叫他約翰吧。約翰工作能力出眾,對工作也很滿意,除了跟頂頭上司實在合不來。他已經煩惱到想要辭職走人了。這時,約翰偶然去聽了一個創造力的課程。他開始考慮,跳出習慣性思維來解決問題。他原本想找獵頭公司為自己推薦工作,這時轉而悄悄把上司的履歷交給了獵頭公司。上司的資歷、背景、能力比他更好,獵頭公司很快發現了適合上司的職位。而上司在這裡待得久了,也有些厭倦,忽然看到不錯的機會送上門來,欣然接受了。上司離職後,公司綜合評估了一下,選任約翰接替了上司的位子。

這是一個有利於多方、皆大歡喜的結局。可以想見,當你眼光心胸思路充分打開,尋求創意解決時,原先以為沒有出路的困局,隱藏著多少想像不到的機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