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青頂茶


天目青頂,又稱天目雲霧茶,是在國際商品評比中獲得金獎的古今綠茶上品,產於臨安縣東天目山的太子廟、龍鬚庵、溪里、小嶺坑、朱家村及森羅坪等地。天目山區是我國古代老茶區之一,產茶歷史悠久,明代袁宏道在《天目山記》中就有“天目山,三件寶,茶葉、筍乾、小核桃”的記載。

產區氣候溫濕,森林茂密,樹葉落地,形成灰化棕色森林土,腐殖質厚達20厘米左右,土壤疏鬆,色黑,呈酸性反應。終年雲霧籠罩,霧日年平均250天以上。茶樹多植于海拔600~1200米之間較為避風的山凹或山塢中。

按採摘時間、標準及焙制方法不同,分為頂谷、雨前、夏烏、梅尖、梅白、小春等品類。頂谷、雨前屬頭春茶,最幼嫩細纖,色綠味美,為最佳品。頂谷的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小春採摘標準為一芽二葉開展,鮮葉嫩度仍高於一般茶葉。頂谷、雨前在製作時,殺青採用竹筷在鍋中翻炒至適度,起鍋時煽風涼卻;揉捻放於粗麻布上輕輕搓揉,不使茶葉出汁;最後置於焙籠中放於炭火盆上分毛火、足火二次焙烘乾燥。成品外形緊結成條,葉質肥厚,芽毫顯著,色澤深綠,油潤有光;沖泡後,湯色清澈明淨,芽葉朵朵可辨,滋味鮮美,清香持久。

天目青頂茶製作工藝精細,原料上乘,其挺直成條,葉質肥厚,芽毫顯露,色澤深綠,滋味鮮醇爽口,清香持久,湯色清澈明淨,芽葉朵朵可辨,是色、香、味俱全的茶中佳品,已先後銷往荷蘭、加拿大、英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該茶生產歷史約從明代開始,當時被列為六品名茶之一,作為貢品。1936年在南洋國際會議評比中獲特等金質獎。明代被列為“貢品”。1986年被評為浙江省十大優勝名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