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吃怪之倘塘豆腐拴著賣


  “馬尾拴豆腐——提不起來”,這是老幼皆知的俗語。然而宣威市倘塘鎮生產出的黃豆腐,不僅能堂而皇之地用麻繩拴起來賣,即使將豆腐從3米處的高空慣下,也掉之不爛,成為“雲南吃怪,倘塘豆腐拴著賣”。

  雲南著名的豆類製品有石屏豆腐、南壩豆腐及建水燒豆腐、路南鹵腐、玉溪油鹵腐、太和豆豉等。而在包裝和銷售上最奇怪的則要數倘塘豆腐了。據考證“倘塘”一詞由來久遠,“倘”在彝語中指“長狀緩坡壩子”,而“塘”則是元、明以來驛站或防衛所設的“哨所”。“倘”地設“塘”,故名“倘塘”,今為宣威市的一個鎮(鄉)。倘塘磨製豆腐的歷史,可追溯至明洪武13年(1381)前,那時的“倘塘”,為川、滇要道上的交通要塞,當地的土著居民,受外地移民文化的影響,以豆磨製豆腐,卻食渣棄其漿。他們利用本地豆類資源,以清純的黃石碴山泉水,用酸漿點制後,染黃,並包裝成塊形,用玉米梗及麻繩拴掛晾曬製成的黃豆腐。倘塘豆腐的製作工藝世代沿襲下來,每當農閒或豆類上市後,家家戶戶懸拴豆腐,遠遠望去,極像繡房門口的串串珠簾,耀眼奪目,成為小鎮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倘塘豆腐由於製作獨特,色彩鮮艷。美味可口,深受歡迎。另外,也因工藝複雜,成本高,其價比內還貴,可謂“豆腐盤成肉價錢”。民國時,黃豆腐隨馬幫販運到滇南的箇舊、景洪等地賣,“三分一十的雞蛋,兩分一塊的豆腐”其價高得使生意人眼紅。當地還留傳有這樣的歌謠:“年年有個三月三,包穀長在豆中間;小妹莫說喪氣話,豆腐賣成肉價錢。”“小小豆子圓又圓,推成豆腐賣成錢,人人說我生意小,小小豆腐賺大錢”。19世紀50年代,倘塘豆腐打人宣威,曲靖等地,倍受歡迎。80年代以後倘塘豆腐已進入省城昆明及曲靖、宣威、箇舊等地、州(市)酒店、賓館的餐桌,日產量已達數萬塊。小小豆腐身系生計民生,連線旺盛人氣,成為火鍋、炒、鹵、燉品,上登大雅之堂。下入尋常百姓之家,真是個頭雖小价值高,“小文章可作出了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