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心的歷史


點心雖然不是廣東人發明,但把點心發揚光大的必定是廣東人,更把它傳遍世界各地。

“點心”這個詞語,原意是 餓時略為進食,後來演變為“略進食物”的意思。

早於二千五百年前的楚辭中已有記載,從一些詩歌或歷代生活紀錄中得知,今日的點心,大部份是古時的小吃漸漸演變,不斷改進而來;不過當時所用的名稱並不是現代人所熟悉的一套。

點心的蓬勃時期則於本世紀廿年代初才真正開始,原因是當時“滿清”後人不用工作,無事可做之餘終日流連飲食場所,以致酒樓茶室數目激增,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各大茶室及酒樓均各自推出不同點心、糕點,令本來已是種類繁多的點心、糕點更見多變。 那時坊間更出現有“標準點心餡料分配”說法,就以“蝦餃”為例,標準的餡料應是“八成生蝦肉,兩成熟蝦肉,配合兩成半肥豬肉粒,兩成半荀絲”」,配以薄皮包裹,當然還要“即蒸即食”才能稱得上是上品。另一款大路點心“山竹牛肉”,則要用“一斤碎牛肉配二兩碎肥豬肉,加入陳皮絲、生薑茸、胡椒粉,荸薺粉”,搓成牛肉球來做,要蒸熟時無汁、陳皮味濃又爽口才為佳品。不過現代人甚麽都要吃好的,材料更要看得到,所以蝦餃早已改用原只鮮蝦,再不切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