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特色酒

中國少數民族在解放前夕,由於所處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不同、經濟從業不同,因而所飲用的酒的來源和民間釀酒的情況也不同。東北和內蒙古地區的赫哲族、鄂倫春族和鄂溫克族主要從事捕魚業和獰獵業,後兩個民族還保留著濃厚的原始社會殘餘,他們民間無釀酒活動,飲用的酒都是從周圍其他民族處交換或購入的。中國南部和西南部的佤、德昂、布朗、獨龍、拉祜等族獰獵和採集在經濟生活中占主導地位,獨龍、怒、傈僳、景頗、佤、布朗、德昂、基諾、拉祜、珞巴、部分黎和高山等族有濃厚的原始公社殘餘,四川大小涼山的彝族還處在奴隸制階段,生產力水平的低下,使這些民族民間很少有家釀酒。

目前,在中國少數民族中仍生產和飲用的具有特色的酒大致有如下一些。

蒙古族馬奶酒:蒙古族傳統的釀酒原料是馬奶,故得名。馬奶灑的釀製歷史悠久,傳至今日,仍盛行於蒙古牧區。釀製的時間自夏伏騍馬下駒時始,至秋草乾枯馬駒合群,不再擠奶時止。這段時間被稱為“馬奶酒宴”期。釀製馬奶酒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擠出馬奶過兩三天變酸後,馬奶發生分離現象,取出浮在上面的奶油,將其餘部分密封於鐵鍋內蒸餾,反覆三四次,則酒味越來越濃。這是制馬奶酒的精工藝。另一法為粗工藝,用發酵方法釀製。一般是先用牛奶製成酒麴,再把生馬奶倒進裝有酒麴的容器里,置於較溫暖處,每日啟封以木桿攪動數次,使之發酵,味至微酸即可。在夏季的內蒙草原上,凡是有牧民的地方,就有馬奶酒飄香;只要有節目活動或親友聚會,就會有馬奶酒宴和敬酒歌舞。

與蒙古族生活在同一區域的達斡爾族也有釀製和飲用馬奶灑的傳統。生活在內蒙古的部分鄂倫春族,用馬奶、小米和稷子一起釀製馬奶酒。哈薩克馬奶酒,是將馬奶盛入馬皮製的袋子裡,紮緊口使其發酵,製成半透明、略帶酸味的飲料,他們稱之為“克木斯”。

因為馬奶酒有健身和醫療功效,所以常飲馬奶酒的蒙古族和哈薩克族牧民普遍身體強壯。

藏族青裸酒:青裸酒是藏族人民普遍喜愛的傳統飲料,傳說青裸酒的釀製技術是唐文成公主傳授的。在西藏民間流傳有端起酒杯(碗)想起公主的民歌。青裸酒的釀製法較簡單:先將青裸洗淨煮熟,撈出來攤在乾淨的麻布上降溫,拌入酒麴,裝進陶罐或木桶中密封發酵,釀成醪糟,二、三日後,加入清水,蓋上蓋,再過一兩天即可飲用。酒色黃綠清淡,酒味甘酸微甜,度數較低,有人稱之為青裸啤酒,但無泡沫。頭道酒約15-20度,二道10度左右,三道僅5至6度。飲之難醉,醉則難醒。常飲的青裸酒,一般是10度左右。另有青裸白酒,釀製法較複雜:將醪糟裝入大陶罐,加入少量水。罐中以術棍架起一銅鍋,鍋沿與罐沿齊平。鍋上架一鈍錐形鐺子,口徑略大於罐口,罐沿與鐺間用草術灰泥封嚴。陶罐底部以溫火加熱,不斷將鐺中升溫的熱水換成涼水,使罐中蒸汽凝為水珠滴到銅鍋里,七八小時後,取出銅鍋中的液體,即是青裸白酒,度數可達60度以上,酒香四溢,略帶青味。此法可稱為土法蒸餾。因為活細,一般是主婦操作。

青海土族農民也釀製和飲用青裸酒,他們一般把青裸酒稱為“酩,土族語叫“斯拜·都拉斯”。其製作法是先將青裸做成醪糟(當地漢族方言稱“甜醅”然後入鍋加水蒸餾出酒。乙醇度一般在三四十度間,最高亦可達60度。為使酒色味更佳,人們常把酒裝在能容20公斤的黑瓷壇中,密封壇口,深埋在羊圈或居室炕沿附近的地下,過一年半載挖出,添滿酒再埋,如是兩三次,壇中酒色如黃蜜,濃如稀,醇香撲鼻,入口綿滑,小酌數杯,即可使人酒酣神怡,若再多飲,沉醉難醒。土族是以古代民族吐谷渾為主體,吸收了羌、藏、蒙古及漢族的成分發展形成的,羌是“西戎牧羊人也”(《說文·羊部》藏族和蒙古族都是有古老遊牧歷史的民族。因此,土族人種植青裸和釀青裸酒窖藏於羊圈的做法,恐有相當久遠的傳統了。

柯爾克孜族“孢糟酒:“孢糟”是柯爾克孜語音譯,可意譯為黃米酒,因其原料是黃米。其釀造法是先將黃米洗淨泡軟,上磨推成漿糊狀,裝入布口袋裡發酵。發酵後入鍋加水煮至冒泡,再裝入袋中濾擠去渣,其純淨的液體就是孢糟酒。酒色界於橙黃與淺咖啡色之間,乙醇度在15度左右。此酒酸甘相兼,有補血和助消化的功能,很受民眾歡迎。當地維吾爾族民眾亦喜飲,但維吾爾人並不釀製。目前,在新疆柯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的一些縣城裡,已開有“孢糟館”,這就大大方便了各族民眾的需求。孢糟館類於內地的茶館,不經營菜餚,顧客喝些孢糟酒,吃些烤饢即可,非常便利。

門巴族“曼加”酒:“曼加”是藏語音譯,意為“雞爪谷酒”,因以當地特產的雞爪谷為原料釀製而得名。雞爪谷系禾本科農作物,籽粒如白菜籽,色紫黑,穗頭如貓爪,喜肥耐水,生長期四個月,畝產五、六百斤,是門巴族和珞巴族的重要糧食作物。釀製方法簡單:先將雞爪谷煮熟,撈出晾溫後拌入酒麴,放置於竹盤中發酵。飲用時,將發酵後的雞爪谷(酒釀)裝進底部有塞子的竹筒,加入涼水,稍候拔開塞子,以酒具接盛即可飲。曼加酒的度數僅10度左右,提神消暑,夏季尤為民眾喜好。門巴族聚居的西藏門隅(意為雅魯藏布江下游平原地區)地區和墨脫縣,基本上是高原河谷地帶,氣候溫暖。

水族肝膽酒:是將豬膽汁注入米酒中而成。以此酒待客,表示主人願與客人肝膽相照,苦樂與共。宰豬時將附著苦膽的那片豬肝一起割下,以火燒結膽管口,防止膽汁流出,然後將其煮熟,再與豬肉一起祭供祖神。客人入席酒過三巡後,主人拿起豬肝,剪開膽管,當眾將膽汁注入酒壺,為在座者各斟一杯肝膽酒,依長幼客主之序分先後乾杯。豬膽能消炎滅菌、清火明目、降低血壓。常飲肝膽酒有益健康,故在水族民眾中流傳成俗。

土家族甜酒茶:土家族的甜酒茶實際上不是茶,而是酒。正如解放初期廣東有部分人還把啤酒叫做“洋茶”一樣,這僅僅是名稱上的誤用。土家族以糯米或高粱煮甜酒,將甜酒和蜂蜜沖入盛山泉水的碗中,甜酒茶即成。飲之清冽甜香,消暑提神。因有些山泉水實際上是礦泉水,所以常飲有強身健體之功效。

普米族“酥里瑪”酒:酥里瑪酒主要以大麥和玉米為原料釀製。先將洗淨的糧食煮至八丸成熟,撈出晾溫,拌以酒麴,裝入大布口袋裡發酵。兩天后有酒味飄逸,將其再裝壇密封。數日後(一般以放壇處的溫度高低來估計封壇時間的短長)開封加適量清水入壇,再蓋上蓋等兩三小時,便可倒出清水,此即“酥里瑪”。有的人是在密封的壇口插一支吸管,用酒時以虹吸原理將酒引流出來。

羌族蒸蒸酒:其釀製方法較簡便。將玉米粉用杉木甑子(蒸桶)蒸熟後,倒在簸箕里晾至稍溫,拌上酒麴,裝入壇中,封嚴壇口,置於蕎麥秤秸中發酵,約二十天左右,便可飲用。酒色淡黃,酒味甘甜,能去淤血、生鮮血下奶,是羌族產婦哺乳期間的常備飲料。喜客臨門,主人往往讓他喝飽為止。

四川彝族苦蕎酒:彝族在解放前沒有專門的釀酒作坊,民間廣大奴隸民眾也沒有多餘的糧食可用來釀酒,能夠釀酒的是奴隸主或較富裕的“勞動者”(階級成分)家庭。釀酒原料主要是苦蕎(一種有清苦昧的蕎麥)、玉米或土豆。先將釀酒用具全部洗淨,不能有一點油星,再把苦蕎以木甑蒸至半熟,晾溫拌酒麴,裝進發酵桶里。冬天為保持室溫,需不斷生火,促其發酵,待酒香四溢時,插管於發酵桶底的孔中,引流出酒液,第一杯敬神靈,第二杯獻長者,爾後其他人方可飲用。因以苦蕎為原料釀製而得名。苦蕎是涼山半高寒山區的特產。彝族把用玉米、高梁和少量苦蕎作原料釀製的酒叫泡水酒。現在因為生活水平提高了,民間多飲外來的白酒和啤酒。

雲南彝族辣酒:辣酒即白酒,其主要原料是玉米或高梁,其特點主要反映在製作過程中,玉米或高粱煮熟拌入酒麴後,裝入外面塗有牛糞的竹籮里,並用蓑衣或麻袋片蓋嚴實。待到發酵至將要從竹籮孔中滲出白漿時,裝入壇中密封,當玉米或高粱變成細糊狀時,裝進甑子,上鐵鍋,兌水蒸餾出酒液。

納西族合慶酒:合慶是滇西地名,該窖酒以當地的大麥和黑龍潭水釀製,香味純正,曾獲雲南省優質產品稱號。

怒族咕嘟酒:怒族咕嘟酒的釀製法,其第一步與羌族的蒸蒸酒基本相同,即將玉米粉製成酒。其特點表現在飲用時先將壇中的酒同酒糟盛一部分到盆中,加入適量開水,再拌入些蜂蜜或糖,濾去渣,飲其汁。

水族九阡酒:九阡是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的一個區,因當地水族能生產一種獨特的糯米酒,故以地名來命酒名。九阡酒以糯米為主要原料,釀製過程中加入多種藥材。酒色棕黃,狀若稀釋的蜂蜜,味微甘,酒香馥郁。九阡酒下窖的時間越長越醇。陳年九阡酒要在孩子出生時釀造下窖,直至結婚時,甚至到壽終時才飲用。因用多種藥材作原料,所以有活血舒筋、健身提神的功能。

普米族大麥黃酒:該酒的釀製是先將大麥煮熟,拌酒藥發酵後,裝入大土陶中,以灶灰泥封好壇口,二十一天后以管子吸引出酒液,裝壇存放,隨飲隨取。酒色桔黃,味道甘甜。